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某基因一条链中$\frac{G+T}{A+C}$=$\frac{2}{3}$,则其互补链和整个基因中$\frac{A+T}{G+C}$分别为(  )
A.1    1B.$\frac{3}{2}$    $\frac{3}{2}$C.$\frac{2}{3}$   $\frac{2}{3}$D.无法计算

分析 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脱氧核苷酸链,DNA分子一般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由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解答 解: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一条链上的$\frac{G+T}{A+C}$=$\frac{2}{3}$,互补链中的$\frac{G+T}{A+C}$=$\frac{3}{2}$,但是不能判断各条链及双链中$\frac{A+T}{G+C}$的比值.
故选:D.

点评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DNA分子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理解,并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使用某种农药来防治害虫,开始效果很显著,但长期使用以后,效果越来越差,原因是(  )
A.害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选择
B.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C.害虫对农药产生了隔离
D.害虫对农药产生了定向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中国科学家成功将人肝再生增强因子( hALR)的基因导入羊的乳腺上皮细胞中,再利用核移植技术培育出了转基因克隆羊,其乳汁含有hALR.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人的肝细胞中获取所有mRNA,并以此为模板反转录产生多种cDNA/互补DNA片段,与载体连接后储存在一个受体菌群中,该受体菌群体叫做人的cDNA(部分DNA)文库,从该文库中获得hALR基因,这样获得的基因与人的肝细胞中的hALR基因相比有(有/没有)区别.
(2)得到hALR基因后,若要较快地得到大量的hALR基因,一般采用PCR技术扩增.扩增过程包括:目的基因解链为单链、引物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在Taq/热稳定DNA聚合/DNA聚合酶作用下延伸,如此重复循环.如图中箭头表示一条引物结合模板的位置及扩增方向,请用箭头在方框内标出另一条引物的位置及扩增方向.

(3)目的基因能否在受体细胞中稳定遗传的关键是转基因生物的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
(4)人的hALR基因能够在羊乳腺细胞表达出相同的hALR,说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电镜下观察小肠上皮细胞,发现细胞膜上有许多种不同的膜蛋白,如:与Na+和葡萄糖转运有关的膜蛋白A、与细胞粘着性有关的膜蛋白B、能与某种激素发生结合的膜蛋白C、水解二糖的膜蛋白D等,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膜蛋白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导致四种膜蛋白分子结构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转录的mRNA不同(转录的DNA基因不同);
(2)膜蛋白D的特性是高效性、专一性(写出两点即可),膜蛋白C不能(填“能”或“不能”)与促甲状腺激素相结合;
(3)发生癌变的小肠上皮细胞的膜蛋白B(填“A”或“B”或“C”或“D”)减少,将发生癌变的小肠上皮细胞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培养,一段时间后再移至普通培养液中培养,不同间隔时间取样,检测到被标记的癌细胞比例减少,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是依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移到普通培养基的被标记细胞,(第1次增殖的结果是标记细胞仍占100%),随着细胞增殖次数的增加,不被标记的细胞开始出现并不断增多,故被标记细胞比例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不直接涉及细胞间信息交流的生理过程是(  )
A.精子和卵细胞融合完成受精作用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
C.效应T淋巴细胞与靶细胞接触D.胰岛素促进肝细胞合成肝糖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有少数人吃了虾后出现过敏反应症状,轻度的引起荨麻疹,重度的甚至导致休克、死亡等.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遗传物质是决定吃虾引起过敏反应的根本原因
B.吃虾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C.机体初次接触虾蛋白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抗体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虾蛋白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假设某弃耕地生态系统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田鼠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只,回答下列问题:
(1)弃耕地上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用标志重捕法可以调查田鼠种群密度,理论上当田鼠种群数量为500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2)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表,单位是J/(hm2•a).
植物田鼠
固定的太阳能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
2.45×10111.05×1097.50×1082.44×1072.44×1072.25×1072.18×107
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3%.
(3)若鼬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植物的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由于田鼠以植物为食,鼬的数量增加导致田鼠的数量减少,从而导致植物的数量增加.
(4)弃耕地周围建立的工厂引起的长期酸雨,导致部分生物死亡,会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某弃耕大豆田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组成,某生态学家通过调查得知,田鼠种群密度为80只/hm2.调查时,他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标记40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弃耕地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主要为植物,次级消费者为鼬
B.弃耕农田里发生初生演替,和弃耕前相比该弃耕地群落结构发生了改变
C.该生态学家第二次捕获的田鼠中,有标记的田鼠有20只
D.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估算的种群密度大于80只/hm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甘肃省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若用玉米作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的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

A.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B.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C.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