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次地震后,工作人员对被摧毁的某自然保护区进行系统的恢复工程,自然保护区恢复过程中能量流动的关系如下图(单位为103k J /(m2a))。请回答下列问题:
(1)保护区生态恢复过程中群落经历了___________演替,水分等环境条件适宜时,其将发展到_______阶段。
(2)图中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
(3)据图所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kJ /(m2a)。能量在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________(百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
(4)试分析图中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顶位肉食动物随营养级的升高需要的有机物输入越来越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自然保护区恢复过程中,对珍稀野生动物的保护是重中之重,必须尽快改善其栖息环境以提高其______,从而提高珍稀动物的种群数量。此外保护区风景秀丽,对其合理开发可陶冶人的情操,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价值。
【答案】次生 森林 呼吸作用 129×103 3.3% 能量流动逐级递减和维持各营养级较高的能量 环境容纳量(K值) 直接
【解析】
分析图中能量传递的信息,抓住输入能量=输出能量,这样可以计算出补偿输入到植食动物、肉食动物、顶位肉食动物的能量。补偿能量越多说明地震对其影响越大。能量传递效率是传给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能量×100%,这是要注意不能把补偿为第三营养级的能量看成是第二营养级传递给第三营养级的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补偿的能量的总和。
(1)保护区生态恢复过程中群落经历了次生演替,环境条件适宜时,其将发展到森林阶段。
(2)图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分解者都可以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3)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其中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以及从人工补偿输入的能量,即(23+70+3+14+2+5+12)×103=1.29×105kJ/(m2a)。能量在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0.25×103 kJ/(m2a)÷(2.5+5)×103 kJ/(m2a)≈3.3%。
(4)由于能量流动逐级递减和维持各营养级较高的能量的需要,所以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顶位肉食动物随营养级的升高需要的有机物输入越来越多。
(5)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为了提高珍稀野生动物的环境容纳量,从而提高珍稀动物的种群数量。此外,保护区风景秀丽,对其合理的开发可陶冶人的情操,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对黑松老龄(未砍伐50~250年)和幼龄(砍伐后22年)生态系统的有机碳库及年碳收支进行测试,结果见下表。据表判断错误的是
注:净初级生产力指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总碳的速率减去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碳的速率;异养呼吸指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
A.黑松群落被砍伐后,可逐渐形成自然幼龄群落,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B.幼龄黑松群落每平方米有360 g碳用于生产者当年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C.幼龄黑松群落中每克生产者活生物量中的净初级生产力大于老龄群落
D.根据年碳收支分析,老龄黑松群落能降低大气碳总量避免温室效应加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表示某高等动物在进行细胞分裂时的图像,图乙为该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核DNA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此曲线和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处于________期,细胞中有________条染色体;B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C细胞分裂后得到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B细胞对应图乙中的区间是________。
(3)图乙中表示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________。
(4)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则一个细胞在6~7时期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1和鱼2是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B.鲈鱼的引入会增加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C.鲈鱼的引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D.鲈鱼引入后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些细菌或病毒感染人体后,人体可以出现发热、打喷嚏、咳嗽、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柯萨奇病毒就是一种高致病性病毒。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柯萨奇病毒进入人体后,人体发热,体温维持在38.5℃左右,此时产热量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散热量。
(2)机体感知到致病细菌侵入后,在位于______的________调控下,病人骨骼肌收缩加大产热,从而发生颤抖。最终引起_______激素(填“甲状腺激素”或“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细胞代谢加快,体温升高。由于细胞耗氧量增大,供氧不足,肌肉组织中________含量增高,病人肌肉酸痛。
(3)严重腹泻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刺激位于_________的渗透压感受器,促使____________激素释放增加,从而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导致尿量减少,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4)人体体内的激素一经___________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假设某种群的起始数量为N0,Nt表示t年后种群的数量,如图表示随着时间变化Nt/N0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a数值小于1,b数值大于1
B.图示种群数量变化符合“S”型增长曲线
C.该环境中种群的K值为b×N0
D.在第六年后该种群的种内斗争最为激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小组同学用体重等方面大体相同的三组兔子进行如下实验:将少量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A、B、C三组兔子的体内,然后定时测定兔子甲状腺的放射量。4天后,分别给三组兔子注射①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②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③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可判断A、B、C三组兔子第二次注射的物质依次是( )
A. ②③①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除了存在于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的主生物钟外,还有存在于肝、胰等器官和脂肪组织中的局部生物钟,它们对调节睡眠、新陈代谢等具有重要作用。如果任何一个外周生物钟和主生物钟不同步,就有可能导致肥胖、糖尿病,抑郁症等疾病。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外界环境的光照变化导致人体内褪黑素含量变化,这个过程是___________调节,图一所示的神经纤维末梢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
(2)褪黑素俗称脑白金,其分泌有昼夜节律,晚上分泌的多,白天分泌得少,具有调整睡眠的作用。褪黑素由松果体细胞分泌后,通过___________运输,抑制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的活动,此种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_。个别同学熬夜玩手游,从而扰乱了生物钟,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PER蛋白的含量也与昼夜节律密切相关。如图二,PER基因通过____________过程表达出的PER蛋白在夜间与TIM蛋白结合为二聚体,经__________进入细胞核后抑制该基因的表达;白天在光信号的影响下,上述二聚体生成量___________,PER基因表达量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万年前,科罗拉多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明显的分化。经过长期演化已经形成两个物种,演化过程如图,错误的是
A. 图中a表示地理隔离,b表示基因频率的不断积累,c表示生殖隔离
B. ①~⑥的存在说明变异是不定向的
C. 由图可知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D. 自然界中物种的形成必须通过a到达c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