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如图甲表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器官中一些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图象,图乙表示相关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ABDE.
(2)图甲中B细胞经过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图甲中E细胞含有的四分体和核DNA的数量分别是2、8.  
(3)若不考虑变异因素,图甲A、B、C细胞中移向细胞两极的遗传物质一定相同的是AC.
(4)通过基因检测发现,C细胞左侧两条染色上有一对基因不同,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5)图乙曲线中a或f对应的区段中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在g或i对应的区段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其对应的细胞图象是图甲中的B或E.

分析 分析图甲:Ⅰ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Ⅱ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裂,表明该动物为雄性动物;Ⅲ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Ⅳ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Ⅴ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分析图B:图B表示相关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其中a表示有丝分裂间期;b~d依次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f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g~j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k~m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

解答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甲中A、B、D、E细胞都含有同源染色体.
(2)图甲中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初级精母细胞,其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四分体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后形成的,即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因此图甲中E细胞含有2个四分体和8个核DNA.
(3)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即移向细胞两极的遗传物质一般相同.因此,图甲A和C细胞中移向细胞两极的遗传物质可能相同.
(4)通过基因检测发现,C细胞左侧两条染色上有一对基因不同,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发生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即基因重组.
(5)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分裂间期,即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对应于图乙曲线中a和f区段;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后期,对应于图乙曲线g和i区段,图甲中的E和B.
故答案为:
(1)ABDE    
(2)次级精母细胞    2、8  
(3)AC   
(4)
(5)a和f   g和i   E和B

点评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和曲线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A中各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B曲线中各区段代表的时期,在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关于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B.多细胞生物体内的单个细胞对整体生命起作用
C.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拍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就是构建了细胞的物理模型.错.(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表是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经典实验的叙述,表中“方法与结果”和“结论或观点”能相匹配的是(  )
选项方法与结果结论或观点
A孟德尔分别针对豌豆七对相对性状进行杂交实验,发现F1都表现为显性性状,F2显性与隐性性状个体接近3: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遗传因子)相互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B单侧光照射下,金丝雀草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去
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
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
C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置于黑暗且缺氧的环境
中,用极细光束照射后,细菌集中于有光照的部位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
于水
D将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
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体内出现活的S型苗
S型肺炎双球菌体内存在一种能使R型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的特殊物质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物质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血红蛋白和淀粉B.脂肪和血红蛋白C.葡萄糖和纤维素D.磷脂和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结构②是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2)图中结构③是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3)图中结构④是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是细胞的“消化车间”.
(4)图中结构⑤是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
(5)德国科学家华尔柏在研究线粒体时,统计了某种动物部分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见下表):
肝细胞肾皮质细胞平滑肌细胞心肌细胞动物冬眠状态下肝细胞
950个400个260个12500个1350个
心肌细胞的线粒体数量最多,这是因为心肌不停的收缩,运动量大,所需能量多.从表中表示数据可以看出线粒体的多少与代谢强弱和耗能多少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小麦的高秆(D)对矮秆为显性,抗病(T)对易染病为显性.若要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且其比例为9:3:3:1,则应选择的亲本为(  )
A.DdTT×DDTtB.DdTt×DdTtC.DDTt×DdTtD.DdTT×ddt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神经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
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
D.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使下一神经元产生抑制时,不会引起突触后膜发生膜电位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PCR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PCR反应所需要的引物只是RNA
B.PCR反应所需要的材料是核糖核苷酸
C.PCR反应所需要的酶在60℃会变性
D.PCR反应需要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