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指标及现象 连续电刺激部位 | 喷水管皮肤 | 感觉神经元 | 运动神经元 |
感觉神经元电位变化 | 持续产生 | 持续产生 | ? |
运动神经元电位变化 | 逐渐减弱 | 逐渐减弱 | 持续产生 |
肌肉收缩程度 | 逐渐减弱 | 逐渐减弱 | 一直正常 |
分析 分析题图:参与缩腮反射的神经元至少有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分析表格连续电刺激喷水管皮肤、感觉神经元等部位,感觉神经元动作电位持续产生,运动神经元动作电位逐渐减弱,肌肉收缩程度逐渐减弱,而连续电刺激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动作电位持续产生,肌肉一直正常收缩,故海兔重复受到温和喷水刺激产生习惯化是由于兴奋在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之间的突触部位传递减弱或受阻.
解答 解:(1)分析题图:参与缩腮反射的神经元至少有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2个神经元参与.
(2)①神经元受到适宜刺激后,受刺激部位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钠离子内流,导致兴奋部位膜内的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表现为内正外负,膜内电位变化是负电位→正电位.连续刺激运动神经元,感觉神经元没有动作电位产生,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②分析表格连续电刺激喷水管皮肤、感觉神经元等部位,感觉神经元动作电位持续产生,运动神经元动作电位逐渐减弱,肌肉收缩程度逐渐减弱,而连续电刺激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动作电位持续产生,肌肉一直正常收缩,故海兔重复受到温和喷水刺激产生习惯化是由于兴奋在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之间的突触部位传递减弱或受阻.
故答案为:
(1)2
(2)①外正内负→外负内正 不产生(无)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②感觉神经元与运动神经元之间的突触
点评 本题以海兔缩鳃反射的正常化和敏感化为背景,考查反射孤结构、神经兴奋的传递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了识图、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陕西西安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藏獒原产于中国青藏高原,是一种高大、凶猛、垂耳的家犬。具有基因B时,皮毛呈黑色;具有基因bb时,皮毛呈褐色;但毛色的形成还受I(i)基因的控制。下图甲表示藏獒毛色的遗传实验,乙表示F1的某组织切片显微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实验结果说明该性状的遗传是遵循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2)甲图中亲本褐毛和白毛藏獒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F2中,黑毛藏獒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3)让F2中的褐毛藏獒与基因型为BbⅠi的个体进行交配,理论上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图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___细胞(填序号);依据②细胞的特征可判断出乙图为________(雌性/雄性)藏獒组织切片显微图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陕西西安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黄色籽粒豌豆自交后代中出现了绿色籽粒的豌豆,则以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F1代中的绿色籽粒豌豆都是杂合子 B.黄色籽粒是显性性状
C.F1代中绿色籽粒豌豆少于黄色籽粒豌豆 D.这种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陕西西安市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保留接触抑制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
B.克隆培养法培养过程中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改变
C.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无限的
D.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陕西西安市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可以获得某种多倍体植株
B.获得原生质体的过程中需要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C.通常用聚乙二醇或灭活病毒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D.可根据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差异来鉴定杂种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BC段出现染色体 | |
B. | DE段,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 |
C. | AC段有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 |
D. | CD段的形成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物理信息只来源于无机环境 | |
B. | 信息只能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 |
C. | 信息传递有利于种群繁衍 | |
D. | 行为信息只能向异种生物传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