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对DNA分子的碱基进行数量分析,可以通过检测其中某种碱基的数目及其比例来推断其他碱基数目及其比例。假如检测某DNA分子得知碱基A的数目为x,其所占比例为y,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
A.碱基总数量为x/y
B.碱基C的数目为
C.嘌呤数与嘧啶数之比为x/(1-y)
D.碱基G的比例为(1-y)/2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B. 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C. 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D. 若采用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将其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人体生发层细胞中部分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由①形成②的过程称为______,该过程发生在生发层细胞______分裂的______期;参与该过程的主要的酶是______,原料是______。
(2)由①形成③的过程称为______,参与该过程的主要的酶是______。生发层细胞与肝脏细胞中相同的DNA进行此过程时起点______(填“完全相同”“不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
(3)若④是丙氨酸,则由图可以判断出它的密码子是______。
(4)①→②、①→③和③→⑤过程均遵循______。
(5)图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可以表示为______(用箭头、字母和文字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无废弃物农业”是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辉煌成就之一。下图表示“无废弃物农业”的物质和能量流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中的蚯蚓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写出图中包含的食物网___________。
(2)若人们的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比例为2:3,该生态系统中豆科植物固定的太阳能为人和牲畜
提供mkJ能量,则人最多能获得_______kJ能量。
(3)我们祖先维持了几千年的土壤肥力的原因,一是种植了豆科植物,依靠与其________(填种间关系)的根瘤菌固氮;二是施加有机肥,使氮、磷、钾等元素得到反复利用,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人体中血型决定方式示意图(IA对i为显性、IB对i为显性、IA与IB为共显性),个体甲(O型血)与个体乙(A型血)结婚后生育了个体丙(B型血),则甲的父母基因型不可能是( )
血型 | A | B | AB | O |
所含凝集原 | 仅含凝集原A | 仅含凝集原B | 两种都含有 | 两种都不含 |
A. Hhii HhIBIBB. HHii HhIBiC. hhIAi HhIBIBD. Hhii HhIB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材料与实验目的组合最合理的是( )
选项 | 实验材料 | 实验目的 |
A | 西瓜果肉 | 鉴定还原性糖 |
B | 猪成熟红细胞 | 提取DNA分子 |
C | 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 观察DNA与RNA的分布 |
D | 黑藻叶片 | 观察叶绿体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的是控制正常酶1的基因突变后所引起的氨基酸序列的改变。①、②两种基因突变分别是
A. 碱基对的替换 碱基对的缺失
B. 碱基对的缺失 碱基对的增添
C. 碱基对的替换 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
D. 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 碱基对的替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是人体正常细胞的一对常染色体(用虚线表示)和一对性染色体(用实线表示),其中A、a表示基因,突变体Ⅰ、Ⅱ、Ⅲ是甲的几种突变细胞。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从正常细胞到突变体I可通过有丝分裂形成
B. 突变体Ⅱ的形成可能是染色体缺失所致
C. 突变体Ⅲ形成的类型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D. 甲所示的一个精原细胞经正常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基因型为aX配子的概率是0或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①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
B. 过程①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
C. 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H2O
D. 过程①和②中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