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菌落计数

B.在对微生物进行培养前,需要对微生物和培养基进行灭菌

C.酵母菌发酵过程产生的酒精,对其他微生物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D.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
B.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C.分化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已经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上海市十二校高三12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9分)回答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问题。

甘蔗发霉时滋生的节菱孢霉菌能产生三硝基丙酸(3-NP),引起神经细胞中毒或凋亡。图甲表示突触结构,③表示兴奋性神经递质。图乙表示注射生理盐水配制的1ml3-NP(300umol/L)后,小鼠纹状体细胞合成的与凋亡蛋白相关的mRNA(P53)的总含量。请回答。

(1)甲中结构①发生的代谢过程是 ,④(受体)的功能是

(2)胆碱酯酶能够分解兴奋性神经递质,而3-NP能抑制胆碱酯酶的合成,则图甲中物质③的含量会 ,将导致下一个神经元

(3)图乙同期对照组中应加入 。在神经细胞凋亡过程中直接起作用的细胞器是

(4)据图乙推测小鼠纹状体细胞凋亡数目可能在 时段内增加的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上海市十二校高三12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中能正常完成的生理活动有( )

①核DNA→核DNA

②合成RNA聚合酶

③mRNA→蛋白质

④K +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⑤染色质→染色体

⑥[H]+O2→H2O

⑦H2O→[H]+O2

⑧渗透作用

A.①③⑤⑦ B.②③⑥⑧

C.①③⑥⑧ D.②④⑥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上海市十二校高三12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一定剂量的α射线处理棉花幼苗,一段时间后,发现棉花幼苗不能再吸收K+了,其他离子却能正常吸收,最可能的原因是 ( )

A.α射线杀死了K+载体

B.α射线改变了控制K+载体合成的基因

C.α射线破坏了催化K+载体合成的酶

D.棉花细胞已被杀死,不能再进行主动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上海市十二校高三12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人体内物质的功能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Na+和Cl-是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物质

B.自由水在体内的流动有利于细胞的新陈代谢

C.胰岛素等蛋白类激素能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

D.淀粉、糖原和脂肪都是人体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将某植物种子在水中浸泡,然后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时X液面位置与Y液面位置调至同一水平。下表记录了实验过程中每小时的液面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

(h)

X液面

位置(cm)

时间

(h)

X液面

位置(cm)

0

5.0

5

14.5

1

7.0

6

15.5

2

9.0

7

15.8

3

11.0

8

15.8

4

13.0

9

15.8

(1)实验前浸泡种子的目的是让种子细胞增加_____水,使其代谢增强。

(2)种子细胞内,消耗O2的场所是_____;产生CO2的场所是_____。

(3)装置中使用NaOH的目的是_____,X液面逐渐上升的原因是_____。

(4)为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装置中种子的生理活动引起的,需设置另一个相同装置,该装置除试管内金属网上需要放_____、_____的同种种子外,其他条件相同。

(5)实验5至7小时之间,种子细胞的呼吸方式有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拟南芥的A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影响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交换频率,a基因无此功能;B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使来自同一个花粉母细胞的4个花粉粒分离,b基因无此功能.用植株甲(AaBB)和植株乙(AAbb)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
在F2中获得了所需的植株丙(aabb).
(1)花粉在人工培养条件下,以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诱导,可以发育成单倍体幼苗,经染色体加倍后,既能得到纯合子,用于杂交育种,可使杂交后代形状稳定并且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为植物育种提供了新的途径.
(2)就上述两对等位基因而言,F2中有9种基因型的植株.F2中表现型为花粉粒不分离的植株的概率为$\frac{1}{4}$.
(3)杂交前,乙的1号染色体上整合了荧光蛋白基因C、R.两代后,丙获得C、R基因(如图).带有C、R基因的花粉粒能分别呈现出蓝色、红色荧光.

①丙获得了C、R基因是由于它的亲代中的父本和母本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交换.
②丙的花粉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若染色体在C和R基因位点间只发生一次交换,产生的四个2种颜色的花粉粒,排列在一个平面上,形成左右对称型,说明交换的位点在C基因以上.
③本实验选用b基因纯合突变体是因为:利用花粉粒不分离的性状,便于判断染色体在C和R基因位点间交换与否和交换次数,进而计算出交换频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图甲是一盆栽植物,图乙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图甲植物①处的生长素浓度为图乙中的B,则图甲植物②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D
B.将图甲中植物置于右侧光照射下,③侧生长素浓度用图乙中C表示,则④侧生长素浓度小于C,不能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
C.若将图甲中植物向左侧水平放置,则⑤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⑥处,且都小于10-8mol•L-1
D.10-8mol•L-1的生长素溶液对茎为低浓度,对根、芽为高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