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2.如果你是一个农场经营者,种植了一些粮食作物,栽培了多种果树,同时还饲养着优质的家禽、家畜等.你将利用哪些与信息传递有关的措施来提高各类农畜产品的产量?(需要至少回答出三项.)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施放性引诱剂,控制害虫数量;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等.

分析 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①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
②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解答 解: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可用于提高畜产品的产量,如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属于物理信息的运用;施放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这是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原理来提高农产品产量的措施之一;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可用于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如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属于物理信息的运用.
故答案为: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施放性引诱剂,控制害虫数量;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等

点评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和作用,掌握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并能据此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图甲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表示该植物根尖处于有丝分裂过程的一个分裂相.图丙呈现的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某一物质的形态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②③④细胞形态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进行实验获得图乙结果时,不能(能/不能)利用图甲②区细胞为材料,原因是图甲②区细胞是伸长区细胞,细胞没有分裂能力.
(2)根据图乙中染色体的状态可看出,此为后期.乙图下一个的时期中的染色体数为12个,核DNA为12条,此时细胞中新出现的结构有核膜、核仁、细胞板,(至少写出三项),该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6条染色体.
(3)丙图①→②、②→③表示的生理变化过程分别发生在间期、前期时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1为体外受精和胚胎分割移植的相关操作,据图1回答问题:

(1)②指的是囊胚腔.
(2)在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应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以免影响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
(3)通过胚胎分割产生的两个或多个个体具有相同遗传性状的根本原因是来自同一个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4)图2为纯种荷斯坦小奶牛的繁殖过程,该繁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受精卵体外培养过程中,所需的培养液成分一般比较复杂,除一些无机盐和有机盐类外,还需要添加维生素、激素、氨基酸、糖类、核苷酸以及血清等物质.
(5)纯种荷斯坦奶牛的胚胎能在受体黄牛的子宫内存活并正常发育的生理基础是(至少写一点)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 经同期发情处理后,供体和受体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相同,为移入胚胎提供了相同的生理环境.
(6)胚胎移植的方法包括手术法和分手术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哪项不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
A.细胞膜B.叶绿体类囊体膜C.眼角膜D.核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人类中非秃顶和秃顶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且只有表现型受性别影响,其中男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非秃顶,而女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秃顶.控制褐色眼(D)和蓝色眼(d)的基因控制的表现型不受性别影响.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非秃顶男性与非秃顶女性结婚,子代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女儿全部非秃、儿子全为秃顶
②非秃顶男性与秃顶女性结婚,子代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女儿全部为非秃、儿子全部为秃顶
③一位其父亲为秃顶蓝色眼而本人为秃顶褐色眼的男性基因型为BbDd
④若③中的秃顶褐色眼男性与非秃顶蓝色眼的女性结婚,若两人生育一个女儿,其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秃顶褐色眼、非秃顶褐色眼、非秃顶蓝色眼、秃顶蓝色眼.
A.1项B.2项C.3项D.4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工程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运载体
B.细胞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
C.限制酶只用于切割获取目的基因
D.只要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根据图形回答问题:
(1)如图表示一个动物细胞(动物或植物),你的判断理由是没有细胞壁,有中心体.
(2)该细胞是一个有丝分裂中期时期的细胞,它含有4条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表示细胞内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过程是转录,图1中方框内所示结构是RNA(mRNA)的一部分,它的合成是以DNA(基因)的一条链(模板链/非信息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酶的催化作用下合成的.
(2)图2所示是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翻译步骤,该过程发生的场所为核糖体.②识别并携带的氨基酸是丙氨酸.
(3)生物体编码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据密码子表分析,密码子第3个碱基改变对氨基酸的影响较小,意义是一定程度上降低基因突变带来的危害.
遗传密码子表
第一字母第二字母第三字母
UCAG
U苯丙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
丝氨酸
丝氨酸
丝氨酸
丝氨酸
酪氨酸
酪氨酸
终止
终止
半胱酰胺
半胱酰胺
终止
色氨酸
U
C
A
G
C亮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
脯氨酸
脯氨酸
脯氨酸
脯氨酸
组氨酸
组氨酸
谷氨酰胺
谷氨酰胺
精氨酸
精氨酸
精氨酸
精氨酸
U
C
A
G
A异亮氨酸
异亮氨酸
异亮氨酸
甲硫氨酸(起始)
苏氨酸
苏氨酸
苏氨酸
苏氨酸
天冬酰胺
天冬酰胺
赖氨酸
赖氨酸
丝氨酸
丝氨酸
精氨酸
精氨酸
U
C
A
G
G缬氨酸
缬氨酸
缬氨酸
缬氨酸(起始)
丙氨酸
丙氨酸
丙氨酸
丙氨酸
天冬氨酸
天冬氨酸
谷氨酸
谷氨酸
甘氨酸
甘氨酸
甘氨酸
甘氨酸
U
C
A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为验证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如下:
(1)操作步骤:
①在1-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0.5%淀粉液2mL.
②加完淀粉液后,向各试管中加入相应的缓冲液(调节PH)3.00mL,使各试管中反应液的pH依次稳定在 5.00,6.20,6.80,7.40,8.00.
③分别向1-5号试管中加入0.5%唾液1mL,然后放入37℃恒温水浴中.
④反应过程中,每隔1分钟从第3号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比色板上,加1滴碘液显色.待呈橙黄色时,立即取出5支试管,加碘液显色并比色,记录结果.
(2)结果如表:(“+”表示蓝色程度)
处理12345
pH5.006.206.807.408.00
结果+++橙黄色+++
请回答:
(1)实验过程中选择37℃恒温的原因:①排除无关变量对结果的干扰;②37℃是唾液淀粉酶起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
(2)3号试管加碘液后出现橙黄色,说明什么?此时淀粉被完全分解,加碘后呈现出碘液的颜色.
(3)如果反应速度过快,应当对唾液做怎样的调整?加大唾液的稀释倍数.
(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①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在6.2~7.4之间
②pH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