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辣木树是近年来在欧美新兴的一种保健植物(食品),号称高钙、高蛋白、高纤维、低脂质,并且具有增强体力、治疗贫血、抑制病菌、驱除寄生虫等功效.研究人员将辣木树的产物进行工厂化生产,需采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大量繁殖.回答下列问题:
(1)辣木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除了含有一定的必需元素,还要添加一定量有机物.配制的MS培养基还必须添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培养基中添加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适中(填“高”、“低”或“适中”).有利于愈伤组织的生长.
(2)配制的MS培养基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为防止培养的细胞中有病毒,应选用辣木的茎尖作为外植体;接种后培养2~5天,若发现外植体边缘局部感染,可能的原因是外植体消毒不彻底.一般在再分化阶段还需要给予一定光照.
(3)辣木的叶中胡萝卜素的含量是胡萝卜中的4倍,可采用萃取法提取辣木叶中的胡萝卜素.

分析 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1)过程: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外植体)$\stackrel{脱分化}{→}$愈伤组织$\stackrel{再分化}{→}$胚状体→植株(新植体).
(2)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条件:①细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如适宜温度、适时的光照、pH和无菌环境等);②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2、胡萝卜素的化学性质稳定,为橘黄色结晶,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等脂溶性有机溶剂,常采用萃取法提取.

解答 解:(1)辣木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除了含有一定的必需元素,还要添加一定量有机物.配制的MS培养基还必须添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培养基中添加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适中,有利于愈伤组织的生长;比值偏大,有利于根的分化;比值偏小,有利于芽的分化.
(2)配制的MS培养基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为防止培养的细胞中有病毒,应选用辣木的茎尖作为外植体;接种后培养2~5天,若发现外植体边缘局部感染,可能的原因是外植体消毒不彻底.一般在再分化阶段还需要给予一定光照,有利于叶绿素的形成和幼苗进行光合作用.
(3)辣木的叶中胡萝卜素的含量是胡萝卜中的4倍,可采用萃取法提取辣木叶中的胡萝卜素.
故答案为:
(1)有机物    适中
(2)高压蒸汽     茎尖     外植体消毒不彻底      再分化
(3)萃取

点评 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胡萝卜素的提取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有一个果蝇品系,其一种突变体的X染色体上存在一突变区段(用XCIB表示)该突变区段存在时,X染色体间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发生交换,并使果蝇表现为显性棒眼,且具有纯合致死效应,即XCIBXCIB,XCIBY引起果蝇在胚胎时死亡.凡带有该突变区段X染色体的雌果蝇,均可从棒眼性状上加以辨认,而正常果蝇X染色体无此突变区段(用X+,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正常情况下,雌果蝇的突变区段XCIB可从亲代雌 (填“雌”或“雄”)果蝇遗传而来,也能将其遗传给后代的雌(填“雌”、“雄”或“雌、雄”) 果蝇中.
(2)利用该突变区段可以检测出正常果蝇X染色体上任何基因发生的隐性突变.现有一只经辐射诱变处理的正常雄果蝇,不知其X染色体上是否存在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让该雄果蝇与棒眼雌果蝇杂交得到F1,再将F1中棒眼雌果蝇与正常雄果蝇杂交得F2
①若F2中雄果蝇表现均正常,则该雄果蝇X染色体不存在基因隐性突变.
②若F2中雄果蝇表现为某种新的性状,则该雄果蝇X染色体存在基因隐性突变.
③若F2中没有雄果蝇出现,则该雄果蝇X染色体存在基因隐性突变,且有致死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目前广泛种植的一种突变体水稻,其叶绿素含量仅是野生型水稻的51%,但产量与野生型水稻差异不显著.为了探究其生理学机制,科研人员将突变体水稻与野生型水稻分组,并设置2个氮肥处理:全程不施氮肥和正常施氮肥.其它栽培管理均最适且一致.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测定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应取新鲜叶片,用无水乙醇作溶剂研磨,为防止叶绿素被破坏,应加入少量碳酸钙.然后过滤并测定滤液的吸光度,计算得出叶绿素含量.
(2)测得各组叶片光合速率如图1所示.在光照强度大于1000?mol•m-2•s-1条件下,不同氮处理的突变体叶片的光合速率均比野生型高;较低光强下野生型的光合速率略高于突变体,这是因为此条件下低光强下高叶绿素含量有利于叶片对光的吸收.总体来看,叶绿素含量的降低没有(有/没有)抑制光合速率.
(3)CO2固定的产物是三碳化合物,其还原过程需要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以及Rubisco酶的催化.研究人员测定了叶片中 Rubisco 酶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据此可以推测,突变体叶绿素含量低但产量与野生型差别不大的原因是突变体的Rubisco酶含量高.表明突变体更倾向于将氮素用于Rubisco酶的合成,而不是叶绿素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现有一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人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种群中A基因频率为80%,a基因频率为20%;由于人类干扰使种群中AA个体30%死亡,则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约为(  )
A.24%B.56%C.75.2%D.60.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现阶段我国出现了大量“421型”家庭(4个老人+1对夫妇+1个孩子),近期政府出台了“二孩政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性别比例的失衡一定会降低出生率
B.动物种群密度减少的方法同样适用于人口数量的减少
C.随着“421型”家庭增多,人口年龄金字塔底部面积所占的比例减小
D.“二孩政策”的出台旨在提高出生率和降低死亡率,从而提高自然增长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科学家在研究DNA分子复制方式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研究(已知培养用的细菌大约每20min分裂一次产生子代,实验结果见相关图示):
实验一:细菌$\stackrel{{\;}^{14}N培养基}{→}$破碎细菌细胞提取DNA$\stackrel{离心}{→}$结果A
实验二:细菌$\stackrel{{\;}^{15}N培养基}{→}$破碎细菌细胞提取DNA$\stackrel{离心}{→}$结果B
实验三:
(1)实验一、实验二的作用是对照.
(2)从结果C、D看,DNA复制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理论上结果E中含14N的DNA分子所占比例为1.
(3)复制过程除需要模板DNA、脱氧核苷酸外,还需要酶、能量.
(4)若对结果C中的DNA分子先用解旋酶处理,然后再离心,结果为F,请在图中表示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现代生物科技在畜牧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科学家采用不同方法培育良种牛的过程.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为提高良种奶牛的繁殖能力,在获取卵细胞之前需用促性腺激素对奶牛进行处理,使其超数排卵.
(2)“转基因牛”D培育过程中,常用受精卵作为外源基因的受体细胞,主要原因是受精卵的全能性易于表达,过程h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
(3)图中数字标号③代表的结构为内细胞团,c→d过程需对其均等分割.A、B牛基因型是否相同?相同.
(4)在培育良种牛的过程中,都运用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为防止杂菌的污染而要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高二上开学考查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某家族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基因用A、a表示), 据图回答:

(1)人类白化病致病基因在 染色体上,该病为 基因遗传病,其遗传方式遵循 定律。

(2)Ⅱ3的基因型是

(3)III8为杂合子的概率是

(4)Ⅱ4和III10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5)若III9和一个白化病基因携带者结婚,则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年山东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个体的概率为1/6

B.乙图细胞一定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8条

C.丙图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D.丁图表示某果蝇染色体组成,其配子基因型有AXW、aXW、AY、aY四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