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下列关于内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的氧化分解为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B.乳酸、胆固醇、脂肪、抗体和神经递质等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C.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只能是血浆
D.毛细血管静脉端吸收的组织液与动脉端渗出形成的组织液中CO2浓度不同

分析 1、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叫做内环境,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
2、一般情况下,富含氧气的血浆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生成组织液,生活在组织液中的组织细胞通过有氧呼吸消耗部分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导致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的组织液通常氧气含量相对较低,二氧化碳的情况与之相反.

解答 解:A、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中,而不是发生内环境中,A错误;
B、乳酸、胆固醇、脂肪、抗体和神经递质等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B正确;
C、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C正确;
D、一般情况下,富含氧气的血浆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生成组织液,生活在组织液中的组织细胞通过有氧呼吸消耗部分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导致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的组织液通常氧气含量相对较低,二氧化碳的情况与之相反,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和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明确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理解和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山西大同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健康人的4种液体样本中,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是( )

①尿液 ②胃液 ③汗液 ④唾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山西大同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生物技术已经渗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
(1)目前临床用的胰岛素生效较慢,科学家将胰岛素B链的第28和29个氨基酸调换顺序,成功获得了速效胰岛素.生产速效胰岛素,需要对胰岛素基因(胰岛素/胰岛素mRNA/胰岛素基因/胰岛)进行定向改造.为了将改造后的分子导入受体大肠杆菌,一般需要用Ca2+处理大肠杆菌细胞,使之成为感受态.
(2)科学家利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单克隆抗体,制作出了早早孕试纸.要获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单克隆抗体,需要先将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到小鼠体内,培养一段时间之后,将从小鼠的脾脏中提取出的B淋巴细胞和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获得杂交细胞,杂交细胞经特定培养基培养和抗体检测等方法筛选后,就能获得既能持续增殖,又能产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单克隆抗体的细胞了.
(3)许多不孕不育的夫妇受益于试管婴儿技术,在体外受精前,要对采集到的精子进行获能处理,才能与卵子受精.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要移入发育培养液中继续培养到4细胞阶段再移植到母亲体内,早期胚胎发育到囊胚阶段的某一时刻,会冲破透明带,称之为“孵化”.
(4)科学家在玉米基因组中加入了根瘤菌的基因,用来抑制海藻糖酶的活性,从而获得了高海藻糖抗旱玉米植株.该培育过程的核心步骤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玉米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用导入目的基因的玉米细胞快速繁殖抗旱植株需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关于线粒体的起源,目前有两种不同的假说,即内共生假说和分化假说.内共生假说认为:线粒体来源于被原始的前真核生物吞噬的好氧性细菌;这种细菌和前真核生物共生,在长期的共生过程中演化成了线粒体.分化假说认为:线粒体在进化过程中的发生是由于细胞膜的内陷,再分化后形成的.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的双层膜结构,且内外膜成分差异较大更支持内共生假说
B.根据内共生假说,可推测线粒体内应存在核糖体
C.联系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根据内共生假说推测好氧细菌的有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D.细胞外Ca2+浓度远高于细胞质基质,同时线粒体是细胞内重要的钙库,这一事实支持分化假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据2014年11月《科学家》杂志报道,在美国南部森林中生活着一种绿色变色蜥,当矮壮健实的褐色蜥蜴侵入该森林,绿色变色蜥被迫在树上生活,仅仅经过20代,绿色变色蜥就长出更大、黏性更强的护趾,帮助它们在较高的领地上定居.研究人员认为这一过程给人们展示了一个正在发生的生物进化过程,这是因为他们认为(  )
A.树上的绿色蜥蜴种群中一定产生了新的基因
B.褐色蜥蜴的入侵决定了绿色蜥蜴变异的方向
C.褐色蜥蜴的入侵可能改变了绿色蜥蜴种群的基因频率
D.褐色蜥蜴的入侵导致绿色变色蜥种群中产生了生殖隔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种植物的花色由多对基因控制.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一紫色花个体与另一紫色花个体杂交,结果子代出现了蓝色花,其比例为紫色花个体:蓝色花个体=13:3.就此结果,同学们展开了讨论:
观点一:该性状受两对基因控制.
观点二:该性状有受三对基因控制的可能性,但需要再做一些实验加以验证.
观点三:该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可依次用Aa、Bb、Dd来表示相关基因):
(1)以上观点中明显错误的是观点三.
(2)观点一的同学认为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该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定律.
(3)观点二的同学认为蓝色花是三对基因均含显性基因时的表现型,则子代中蓝色花的基因型是A_BbDd(或AaB_Dd或AaBbD_),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写出一种可能即可)
(4)就现有材料来验证观点二时,可将上述子代中的一株蓝色花个体进行自交,如果后代出现紫色花个体:蓝色花个体=7:9或37:27,则观点二有可能正确.
(5)兴趣小组的同学进一步对该种植物进行花药离体培养的探究.如图是花药培养产生植株的两种途径,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①通过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该过程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图示两种产生花粉植株的途径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
②选材时,从花粉发育来看,一般选择处于单核期期的花粉培育成功率较高.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是醋酸洋红染色法.
③在配制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MS培养基时,往往需要加入适量的蔗糖,理由是既能作为能源物质,又能维持渗透压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端粒“截”短,正常基因就会受到损伤,可导致细胞衰老
B.抑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
C.脑细胞缺氧而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D.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关系.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
B.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
C.由于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导致第5年到第9年种群数量减少
D.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