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如图所示表示某叶绿素细胞悬浮液放入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的PH和温度,给予不同条件时细胞悬浮液中溶解氧浓度变化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该绿藻细胞的呼吸速率为2.5(用氧的消耗速率表示)微摩尔/分
(2)若在图中丁处给予光补偿点的光照,则正确表示溶解氧变化的曲线是a~g中的d.
(5)若在图中丁处加入使光反应停止的试剂,则正确表示溶解氧变化的曲线是a~g中的e.
(6)若在图中丁处给予适宜条件,使溶解氧的变化如图中的b,预计1小时后,实际产生的氧气量为750微摩尔.

分析 据图分析:光照之前只进行呼吸作用,只需根据氧气吸收的总量比时间即可计算出呼吸速率.
光照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它能促进ATP的生成和水的光解.在丙处添加CO2时,要考虑到二氧化碳影响的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的二氧化碳的固定.丁点以后,若曲线不变,则表示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强度;若曲线上升,则表示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如果曲线下降,则表示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或只进行呼吸作用.

解答 解:(1)在光照开始之前,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第一阶段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第二、三两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在0~4分细胞吸收的氧气的值=210-200=10微摩,因此该绿藻细胞的呼吸速率=10÷4=2.5微摩/分.
(2)在图中丁处给予光补偿点的光照,则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溶解氧的含量不变,对应在图中的曲线是d.
(3)若在丁处加入光反应抑制剂,此时绿藻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又恢复到0~4分时的状态,并且呼吸速率不变,因此e可以表示溶解氧变化的曲线.
(4)据图曲线b,净光合作用量为20÷2=10微摩尔/分;呼吸量为2.5微摩尔/分,由此计算出每分总光合作用量为12.5微摩尔/分.所以1小时实际产生氧气量=12.5微摩尔/分×60分﹦750微摩尔.
故答案为:
(1)2.5
(2)d
(3)e
(4)750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理解层次的要求,着重考查了环境因素影响光合作用的呼吸作用的强度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分析图解中曲线变化趋势及转折点变化的原因,在计算时能熟练运用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如图表示人体一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中染色体数(有阴影)和DNA分子数(无阴影)在A、B、C、D四个时期的统计数据.则可能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时期是(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基因型为AaBb(两对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个体,在一个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b精子,则在形成该精细胞时随之产生的另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  )
A.Ab、ab、abB.Ab、aB、aBC.AB、aB、abD.ab、AB、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研究显示,图中长尾巴恐龙是目前已知体形最大的窃蛋龙,与鸟类有密切渊源.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恐龙后腿强壮有力适于奔跑,而翅膀长期不用而逐渐退化成前肢
B.窃蛋龙的基因库与鸟类的基因库应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不同种类的窃蛋龙应构成一个种群
D.在窃蛋龙进化历程中,基因型频率逐渐发生改变是其进化的实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所示为某同学绘制的“食物网”,其中各物种(甲~戊)间的连线表示两者存在捕食关系,且戊是唯一一个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物种.已知该食物网的最高营养级为三级消费者,则该“食物网”中,生产者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哺乳动物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的数目的比为1:1
B.一个卵细胞一般只能同一个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C.同一个生物个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组成一般是不同的
D.同一个生物个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数一般是相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质粒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载体,下列关于质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质粒在宿主细胞内都要整合到染色体DNA上
B.质粒是独立于细菌拟核DNA之外的小型环状DNA分子
C.基因工程操作中的质粒一般都是经过人工改造的
D.质粒上碱基之间数量存在A+G=T+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图1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代谢活动图解,其中①~⑤表示代谢过程,A~F表示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图2我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过程⑤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物质E是[H],叶肉细胞中的C6H1206作为反应物直接参与代谢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叶肉细胞在光下可进行的代谢过程有:①②③④⑤(用图中数字来未表示)
(2)图2中,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不变(填“增强”/“减弱”/“不变”);t3→t4段,图1中①的变化是增强(填“增强”/“减弱”/“不变”);0→tl段,细胞中C6H1206的含量不变(填“增加”/“不变”/“减少”).
(3)提取该绿色植物叶片中的色素,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较小的是叶绿素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请回答下列有关ATP的问题:
(1)人的骨骼肌细胞中,ATP含量仅够剧烈运动时3s
以内的能量供给.运动员参加短跑比赛过程中,肌细胞中ATP的相对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a→b的变化过程,说明ATP被水解,释放的能量用于肌肉收缩等生命活动;b→c过程中,ATP含量增加说明细胞呼吸加强,释放更多的能量,供ADP形成ATP,以补充细胞中ATP含量的不足;从整个曲线来看,肌细胞中ATP的含量不会降为零,说明ATP的生成和分解是同时进行的.
(2)纯净的ATP呈白色粉末状,能够溶于水,作为一种药物常用于辅助治疗肌肉萎缩、脑溢血后遗症、心肌炎等疾病.ATP片剂可以口服,注射液可供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据此,你认为在人体消化道中不存在(填“存在”或“不存在”)ATP水解酶;ATP的药用效果是
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生物体内合成ATP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
(3)某同学进行一项实验,目的是观察ATP可使离体的、刚刚丧失收缩功能的新鲜骨骼肌产生收缩这一现象,说明ATP是肌肉收缩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①实验中,必须待离体肌肉自身的ATP消耗完之后,才能进行实验.
②在程序上,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先滴加葡萄糖溶液(填“葡萄糖溶液”或“ATP溶液”),观察肌肉是否收缩以后,再滴加ATP溶液(填“葡萄糖溶液”或“ATP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