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图二分别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和某绿色植物夏季日间光合作用强度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l)图一中①是________,它是光反应阶段形成的产物之一,光反应阶段生成的物质还有__________。
(2)图二中光合作用强度第一次下降的时间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图一中的②( )减少,这是由于植物叶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关闭所致。
(3)图二中光合作用强度第二次下降的时间段为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1)ATP、O2和[H] (2)10~12时,CO2 气孔 (3)14~16时,光照强度减弱。
|
该题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和应用。通过创设的图像新情境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要看懂图示一,叶绿体里的色素吸收光能后,经过复杂变化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贮存在ATP中,同时水发生光解产生[H]和放出氧气。 图二是某绿色植物夏季日间光合作用强度变化曲线图,为什么在上午10~12点时间段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呢?原因是蒸腾作用较强,水分散失多,气孔关闭,光合作用的原料CO2利用少,因此光合作用强度下降,至于光合作用强度第二次下降的时间段在14~16时,原因是光照强度的减弱所致。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江苏省仪征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生物试题(选修) 题型:071
下图(一)为某基因工程中利用的质粒筒图,小箭头所指分别为限制性内切酶EcoRI、BamHI的酶切位点,ampR为青霉素(抗生素)抗性基因,tctR为四环素(抗生素)抗性基因,P为启动因子,T为终止子,ori为复制原点。已知目的基因的两端分别有包括EcoRI、BamHI在内的多种酶的酶切位点。下图(二)为几种酶作用于基因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工具有三种:一是用作切取目的基因的________酶;二是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拼接的________酶;三是作为运载体的质粒。
(2)将含有目的基因的DNA与经特定的酶切后的动载体(质粒)进行拼接形成重组DNA,理论上讲,重组DNA可能有________种,其中有效的(所需要的)重组DNA是________,因此需要对这些拼接产物进行分离提纯。
(3)利用图(一)所示的质粒拼接形成的拼接产物(重组DNA)与无任何抗药性的原核宿主细胞接种到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中,能生长的原核宿主细胞所含有的拼接产物(重组DNA)是________。
(4)有效的重组DNA成功导入受体细胞进行表达时,首先需要进行转录,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是图(一)中的________。
(5)在基因工程中,作用于图(二)所示b位置的酶是________。
(6)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的形成是通过基因工程实现的,它是将水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移到猪的特定细胞中,操作过程中一般利用未受精的卵细胞去核后做为受体,而不用普通的体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豌豆子叶黄色(B)对绿色(b)为显性,种皮灰色(A)对白色(a)为显性,图(一)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四株豌豆体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的组成。据图回答:
图(一)
(1)若甲豌豆一个花粉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一个基因型为Ab的花粉,则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花粉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哪两株豌豆杂交,后代表现型比为3∶1?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从图(一)中任选一个亲本,让其分别与图中另外两个亲本杂交,它们的杂交后代有相同的表现型,且分离比都是1∶1。则其组合方式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用图(一)中的一种豌豆与另一豌豆进行杂交实验,发现后代(F1)出现四种表现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二),则所用豌豆是图(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在杂交后代F1中,表现型与双亲不同的个体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F1中子叶黄色、种皮灰色豌豆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若让F1中子叶黄色、种皮灰色豌豆与子叶绿色、种皮白色豌豆杂交,则F2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
图(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09-10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改编) (8分 )
I某地开发培育出一种水果,其果皮有紫色的,也有绿色的,果肉有甜的,也有酸的。为了鉴别有关性状的显隐性,用紫色酸果植株分别和绿色甜果植株a、b进行杂交,让一绿色酸果品种自交,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组合序号 | 杂交组合类型 | F2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
一 | 紫酸×绿甜a | 紫色酸果210 | 绿色酸果208 |
二 | 紫酸×绿甜b | 紫色酸果0 | 绿色酸果280 |
三 | 绿酸×绿酸 | 其他果765 | 紫色甜果5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安徽省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2分)
Ⅰ.(10分)下图表示某实验小组利用玉米胚芽鞘探究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方向的实验设计思路。请据图回答:
(1)实验一段时间后,甲→丁四组中的 组空白琼脂块能检测到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这是因为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的特点是 ,即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2)为证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上述运输特点,应选择甲→丁四组中 两组做对照实验。若选用另外的 两组做对照,虽然在理论上也可说明生长素的运输特点,但与前一组相比,不能排除重力因素对植物体内生长素运输的影响。
(3)事实上,即使实验中的空白琼脂块中含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但用一般的理化方法也很难检测出来。可将实验后的普通琼脂块分别放在玉米 的胚芽鞘上,如果胚芽鞘能够生长,则说明该琼脂块中含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Ⅱ.(12)分析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科学家在探究有些物种人类想消灭却消灭不了,而另一些生物想保护又保护不了的原因时发现,生物大体上可区分为两种不同的生活史对策,即r对策和K对策。r对策生物通常是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力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是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
材料二:科学家还发现,影响种群的数量的因素很多,但大体分为两大类: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密度制约因素包括食物、生殖力、抑制物分泌以及疾病、寄生物等,非密度制约因素如干旱、大寒、洪灾等自然灾难。
(1)熊猫和蟾蜍的生活史对策分别为 对策、 对策
(2)熊猫有灭绝的危险,可采取的措施有:①保护其栖息环境,包括提供充足食物资源,控制其 的数量,这样可以增大 ;②建立人工繁育中心,以提高该濒危动物的 和幼崽的 ;③在两个种群之间建立绿色通道,便于两地种群之间进行 ,以保护该濒危动物种群的基因库。
(3)据材料推测,r对策的生物种群数量易受 制约因素影响,如蝗虫大发生的规律时往往是,第一年洪灾,第二年干旱,容易造成蝗虫大发生,就是佐证。而k对策的生物种群易受 制约因素影响,如许多哺乳动物种群当种群密度过大时, 资源匮乏,往往容易爆发传染病。
(4)如要调查某草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 法,如要调查该草地野兔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 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安徽省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三模)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Ⅰ.下图表示某实验小组利用玉米胚芽鞘探究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方向的实验设计思路。请据图回答:
(1)实验一段时间后,甲→丁四组中的 组空白琼脂块能检测到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这是因为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的特点是 ,即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2)为证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上述运输特点,应选择甲→丁四组中 两组做对照实验。若选用另外的 两组做对照,虽然在理论上也可说明生长素的运输特点,但与前一组相比,不能排除重力因素对植物体内生长素运输的影响。
(3)事实上,即使实验中的空白琼脂块中含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但用一般的理化方法也很难检测出来。可将实验后的普通琼脂块分别放在玉米 的胚芽鞘上,如果胚芽鞘能够生长,则说明该琼脂块中含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Ⅱ.(12)分析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科学家在探究有些物种人类想消灭却消灭不了,而另一些生物想保护又保护不了的原因时发现,生物大体上可区分为两种不同的生活史对策,即r对策和K对策。r对策生物通常是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力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是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
材料二:科学家还发现,影响种群的数量的因素很多,但大体分为两大类: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密度制约因素包括食物、生殖力、抑制物分泌以及疾病、寄生物等,非密度制约因素如干旱、大寒、洪灾等自然灾难。
(1)熊猫和蟾蜍的生活史对策分别为 对策、 对策
(2)熊猫有灭绝的危险,可采取的措施有:①保护其栖息环境,包括提供充足食物资源,控制其 的数量,这样可以增大 ;②建立人工繁育中心,以提高该濒危动物的 和幼崽的 ;③在两个种群之间建立绿色通道,便于两地种群之间进行 ,以保护该濒危动物种群的基因库。
(3)据材料推测,r对策的生物种群数量易受 制约因素影响,如蝗虫大发生的规律时往往是,第一年洪灾,第二年干旱,容易造成蝗虫大发生,就是佐证。而k对策的生物种群易受 制约因素影响,如许多哺乳动物种群当种群密度过大时, 资源匮乏,往往容易爆发传染病。
(4)如要调查某草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 法,如要调查该草地野兔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 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