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进行复制
B.在分裂前期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构成纺锤体
C.在分裂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细胞板上
D.在分裂后期染色体和DNA数目均加倍

分析 有丝分裂过程的特点:
分裂间期:可见核膜核仁,染色体的复制(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前期: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    (两失两现)
中期:染色体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                      (形数清晰赤道齐)
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点裂数增向两级)
末期: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                (两现两失)

解答 解:A、在有丝分裂间期既有DNA分子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同时中心体也发生了复制,A正确;
B、在分裂前期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构成纺锤体,B错误;
C、在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C错误;
D、在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DNA数目不变,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结构和数目的变化情况,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以及知识网络构建的能力,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某池塘有藻类植物、水草、浮游动物、吃浮游动物的鱼类等生物.由于大量排入污水(pH近中性),藻类爆发,引起水草死亡,之后,浮游动物及鱼类等生物死亡,水体发臭.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导致水草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缺少无机盐
B.藻类刚爆发时,若清晨采集水样检测,其pH可能低于7
C.更多水生生物死亡又加重了水体污染,这属于正反馈调节
D.藻类刚爆发时大量注入清水,清除污泥有利于生态修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一块草原上有六户牧民,其中两户养的是马,两户养的是绵羊,两户养的是山羊,这块草原上的马与羊是(  )
A.一个群落B.一个种群C.三个种群D.两个种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关于单克隆抗体的生产和应用,错误的是(  )
A.对小动物注射特定抗原从动物脾脏中获取所需的T淋巴细胞
B.筛选杂交瘤细胞时需要配制特定的培养基
C.特定的单克隆抗体可制成试剂,用于检测人体是否受某种抗原的感染
D.治疗癌症的“生物导弹”原理之一是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分别表示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甲中的三种物质都是由许多葡萄糖连接而成的,其中属于植物细胞中储能物质的是淀粉.这三种物质在功能上与另外两种截然不同的是纤维素,这种物质参与细胞中细胞壁的构成,植物中属于还原性的二糖是麦芽糖.
(2)图乙所示化合物的基本组成单位之间是通过②(填①、②或③)连接起来的.由b形成的大分子能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原因是核苷酸的排列方式是多样的.
(3)将细胞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可得到6种小分子物质.
(4)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关于受精卵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受精卵中的物质一半来自于精子B.受精卵中染色体一半来自于母本
C.受精卵是一个新的生命发育的起点D.受精卵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最终能形成(  )
A.四个卵细胞B.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C.两个次级卵细胞D.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顺序是:复制→联会→分裂→分离
B.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交叉互换发生在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所示为科学家利用番茄叶细胞和马铃薯叶细胞杂交培育“番茄-马铃薯”植株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过程使用了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以使植物原生质体相互分离.
(2)过程③在化学药剂聚乙二醇(PEG)的作用下会发生细胞融合.
(3)过程⑤属于脱分化,过程⑥属于再分化,细胞发生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研究(或意义)在克服不同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