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叶绿体基质是进行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场所,它含有还原C3与合成淀粉的全部酶系。叶绿体进行暗反应的中间产物磷酸丙糖的代谢途径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磷酸丙糖从叶绿体输出的同时伴随着无机磷(Pi)进入叶绿体,当无机磷缺乏时,磷酸丙糖从叶绿体中输出_______(增多/减少),在生产上可以采取________措施增加蔗糖的合成,从而使果实更甜。
(2)叶绿体中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
(3)研究表明,TPT(载体蛋白)活性是限制光合速率大小的重要因素,CO2充足时,TPT活性降低,磷酸丙糖从叶绿体输出受阻,淀粉合成增多。由此推测生产上可采取_______措施来提高小麦淀粉产量。
(4)某同学从资料中看到“生长素可以影响玉米叶片和果穗中的蔗糖分配”,请简要写出验证该结论的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
【答案】减少 增施无机磷肥 类囊体 适当增加CO2含量(增施农家肥) 将实验所用玉米随机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使用生长素溶液处理,一组不用生长素处理,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两组叶片和果实中的蔗糖含量,然后对比分析
【解析】
1.光合作用的过程:
项目 | 光反应 | 碳反应(暗反应) |
实质 | 光能→化学能,释放O2 | 同化CO2形成(CH2O)(酶促反应) |
时间 | 短促,以微秒计 | 较缓慢 |
条件 | 需色素、光、ADP、和酶 | 不需色素和光,需多种酶 |
场所 | 在叶绿体内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 | 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
物质转化 | 2H2O4[H]+O2 ADP+Pi+能量ATP | CO2+C52C3 C3 (CH2O)+C5 |
能量转化 | 叶绿素把光能先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并储存在ATP中 |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变为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
2.识图分析可知,在叶绿体基质中C3还原生成的磷酸丙糖,可以合成淀粉或者转化为氨基酸,也可以通过叶绿体膜上的TPT(载体蛋白)运出叶绿体到细胞质基质中,该过程伴随着无机磷(Pi)进入叶绿体,运输到细胞质基质中的磷酸丙糖可以合成蔗糖进入液泡中。
(1)据题干信息“磷酸丙糖从叶绿体输出的同时伴随着无机磷(Pi)进入叶绿体”结合图形分析,因此当无机磷缺乏时磷酸丙糖从叶绿体中的输出过程会受阻,从而导致输出减少。磷酸丙糖从叶绿体中输出后在细胞质中合成蔗糖,因此增施磷肥会促进磷酸丙糖的输出,从而蔗糖的合成量增大。
(2)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光反应,生成ATP,ATP用于暗反应中糖类的合成,同时由于叶绿体为半自主性细胞器,可以进行DNA复制、转录、蛋白质合成等,这些过程也消耗ATP。
(3)据题干信息“CO2充足时,TPT活性降低,磷酸丙糖从叶绿体输出受阻,淀粉合成增多”,因此生产上适当增加CO2的量可以提高TPT的活性,从而促进磷酸丙糖从叶绿体输出,淀粉合成量增加。
(4)据实验目的“生长素可以影响玉米叶片和果穗中的蔗糖分配”,该实验的设置需要设两组,自变量为生长素的有无,一组用生长素溶液处理,一组不处理,需要检测叶片和果实中蔗糖的含量。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态浮床是指将植物种植于浮于水面的床体上,充分利用各种生物有效进 行水体修复的技术。如图为某水域中生态浮床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生态浮床体现了群落中植物在________方向上的结构特征,可以为鸟类及鱼类提供多样化的________条件。
(2)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最终进入浮床植物体内经历的过程是_______。
(3)污水流入后仍能保持动态平衡,这是由于该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高____,进而自我调节能力较强。生态浮床既具有处理污水的功能,同时还可以美化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_______价值。
(4)污水流经生态净化系统后,流出水样中藻类数量大大减少,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的 危害。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藻类数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对动物细胞克隆形成率的影响。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以细胞数为检测指标,提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材料与用具:未经克隆的小鼠肝细胞系、动物细胞培养液、胰岛素溶液、生长激素溶液、胰蛋白酶、卡氏瓶、CO2培养箱、滋养细胞、血细胞计数板等。
(要求与说明:分离单细胞和细胞计数的具体操作过程不作要求;培养过程中不更换培养液;培养液成分变化不利于细胞生长不作要求;不考虑加入激素后的体积变化等误差。实验条件适宜)
请回答:
(1)完善实验思路:(实验分组用表格表示)
①取卡氏瓶若干个,均分为4组,编号为A、B、C、D,每组设置多个重复样本。
②实验分组
_____
(2)预期结果与结论
若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均能提高克隆形成率,且共同作用效果更佳,请设计一个坐标系,并以细胞数变化曲线示意图表示相应结果。
______
(3)分析和讨论:
①两种激素均能提高克隆形成率的原因是,胰岛素对维持_______是不可缺少的,生长激素具有______________的作用。
②本实验所用的滋养细胞是使用射线处理_______的小鼠成纤维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植物激素A主要存在于根冠内,并且能转运到根的分生区和伸长区,从而抑制该处细胞的分裂和生长。若对玉米根冠作以下四种处理,则向下弯曲程度最大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核糖体上发生的翻译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RNA与相应氨基酸的结合及分离均需酶和能量
B.从图中可知,翻译的方向为从左往右,且氨基酸1的密码子为UGG
C.与转录过程比较,该过程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U
D.核糖体与mRNA开始结合的位点为起始密码子所在的部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豌豆蚜和某种鳞翅目幼虫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上述两类害虫。研究人员用疏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即处理组,不做处理的为对照组),调查以上动物密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单位:个/株,疏果剂对以上动物无危害)。请回答:
物种 | 分组 | 第7天 | 第14天 | 第21天 |
蝉大眼蝽 | 对照组 | 0.20 | 0.62 | 0.67 |
处理组 | 0.20 | 0.10 | 0.11 | |
豌豆蚜 | 对照组 | 2.00 | 4.00 | 2.90 |
处理组 | 2.00 | 8.70 | 22.90 | |
鳞翅目幼虫 | 对照组 | 1.00 | 1.31 | 0.82 |
处理组 | 1.00 | 2.19 | 3.03 |
(1)上述生物组成的营养结构中,蝉大眼蝽为_____________级消费者,它的主要捕食对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1天后,处理组各种生物最终保持新的平衡状态,这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调节机制实现的。
(3)该生态系统中,利马豆等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和称为________________量。若即时调查能量流动的途径,该营养级同化能量中的大部分暂时属于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流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各取未转基因的水稻(W)和转Z基因的水稻(T)数株,分组后分别喷施蒸馏水、寡霉素和NaHS03,24 h后进行干旱胁迫处理(胁迫指对植物生长和发育不利的环境因素),测得未胁迫和胁迫8 h时的光合速率如图所示。已知寡霉素抑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ATP合成酶的活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寡霉素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抑制线粒体外膜上[H]的传递
B. 寡霉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作用部位是叶绿体中的基质
C. 转Z基因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且增加寡霉素对光合速率的抑制作用
D. 喷施NaHS03促进光合作用.且减缓干旱胁迫引起的光合速率的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人将某种植物的突变型植株与野生型植株分别培养在正常浓度氮肥(CK)、低浓度氮肥、高浓度氮肥环境下,分别测量其光合速率,得到下图结果。
请回答: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对氮肥有较高依赖性的是______________植株。
(2)研究者用等量的______________提取两种植株的等质量叶片中的色素,并用红光照射色素的提取液,发现野生型的吸光率较大,这说明突变型植株的______________含量较低。
(3)研究者推测,高氮环境下,限制野生型植株光合速率的原因可能是暗反应时叶绿体基质中CO2和C5合成______________的速率较小。在该环境下野生型植株的光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突变型植株的光反应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欲从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设计了下列实验流程。请回答相 关问题
(1)上述流程中,选择培养_____(能或不能)省略,选择培养使用的培养基是________(固体或 液体)培养基。
(2)实验中对接种环的灭菌方法是_____。
(3)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应加入_____染料。它可以与纤维素形成_____色复合物, 最终应挑选透明圈_____(大或小)的菌落进行纯化培养。
(4)某同学在鉴定细菌时,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