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增减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B.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是奇数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C.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对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测序

D.低温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了DNA复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科研人员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快速繁殖猪的优良品种,请依此回答下列问题:

(1)途径①中的供体细胞应为传代_______代以内的细胞,受体细胞应为_____________,该途径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途径②是把从猪输卵管中采集的卵母细胞进行物理化学联合刺激,使其激活并发育成胚胎,获得孤雌生殖克隆猪(二倍体),这些克隆猪的性别____________(都相同、不都相同),发育为孤雌克隆猪的卵母细胞应处于___________时期。为了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可对良种母猪用促性腺激素进行____________处理。

(3)途径③采用了基因工程的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步骤是____________,可采用____________方法来检测转基因猪的DNA上是否插入目的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根毛细胞可以作为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材料
B.用适宜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洋葱外表皮细胞后,可以观察到质壁分离并自动复原现象
C.通过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可以鉴定细胞液的浓度
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然具有正常生理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有关糖类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静脉注射葡糖糖和糖原都可被急性胃肠炎病人利用
B.丝、毛、棉、麻类衣物穿着舒适,因为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同质量的糖类和油脂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不同
D.蔗糖是植物细胞内合成的,不能作为人和动物的能源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一下段考(四)(A卷)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育种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一般都需要使用秋水仙素处理

B.诱变育种所利用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C.诱变育种中常用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作为实验材料

D.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所利用的原理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每个肌肉细胞活动1秒钟,约需1000万个ATP分子,人在剧烈运动情况下,每分钟消耗0.5kg的ATP,供运动之需,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是体外扩增DNA的原料之一
B.ATP和ADP的相互转化和能量供求关系有关
C.肌肉储存较多的ATP以供剧烈运动时利用
D.所有植物细胞形成ATP的场所都是细胞溶胶、线粒体和叶绿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根尖是观察有丝分裂的理想材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只有根尖分生区细胞能够被龙胆紫染成紫色
B.根不断长长似乎分生区细胞分裂的结果
C.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根尖,可以离散细胞,便于观察
D.根尖分生区细胞比根毛区细胞分化程度低,更容易实现其全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植物叶肉细胞内衣多种酶在转录水平受到敏色素调控,植物在红光照射下,Pf(光敏色素的钝化形式)转变为pfr(光敏色素的生理活跃形式),引起一系列的生化变化,激活了细胞质中的一种调节蛋白,活化的调节蛋白转移至细胞核中,并与rbcs和cab基因启动子区中的一种特殊的光调节因子相结合,调节基因表达合成RuBisCo全酶和类囊体膜上某种复合物LHCP.
请据图回答:
(1)启动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若LHCP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一丝氨酸一谷氨酸-”转运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部为AGA、CUU,则cab基因中决定该氨基酸序列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AGACTT.
(2)SSU和LSU组装成RuBisCo全酶,说明RuBisCo全酶的合成要受核基因和质基因共同控制,从RuBisCo全酶的位置推断,RuBisCo全酶可能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有关.
(3)据图分析,Ⅱ的所有分部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叶绿体基质,Ⅱ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到左(填“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重新收集,查阅资料,必要时修改假设
B.修改、完善实验方案
C.重复进行实验,减少偶然因素影响
D.修改实验数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