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已知某种毒素只能使下图反射弧中的一个部位中毒失效,导致肌肉不能收缩,但不知该毒素的具体作用部位。为了探究该毒素的作用部位是b、d、e中的哪—个(注:d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屈肌的肌细胞膜形成的突触),某小组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请完善其探究内容。

实验原理:略。

实验材料:电刺激仪一台,电流表,用毒素制剂处理后的上图结构一个。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分别用电刺激Ⅰ与Ⅱ处,观察a与c的电位变化,e(屈肌)的收缩情况。若刺激Ⅰ时,a有电位变化,c________,e_________;刺激Ⅱ时,c_______,e_______,则证明毒素的作用部位是b。

(2)分别用电刺激Ⅰ与e处,观察a与c的电位变化,e的收缩情况。若刺激I时,a与c均有电位变化,e不收缩;刺激e时,e不收缩,则证明毒素的作用部位是_________

【答案】 无电位变化 不收缩 有电位变化 能收缩 e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以图像为信息载体, 综合考查反射结构的相关知识。反射弧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是反射活动完成的结构基础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Ⅰ是传入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Ⅱ是传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并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1)根据a上有神经节,以及脊髓灰质中的突触结构可推知,上图所示的反射弧中,a属于传入神经,b属于神经中枢。

(2)若毒素的作用部位是b,则刺激Ⅰ时,a有电位变化,c无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Ⅱ时,c有电位变化,e(屈肌)能收缩。 若毒素的作用部位是D,刺激Ⅰ时,AC均有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E(屈肌)时,E(屈肌)能收缩。

(3)若刺激Ⅰ时,ac均有电位变化,e不收缩;刺激e时,e不收缩,则证明毒素的作用部位是e。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表明,曾经引起全世界恐慌的“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是一种冠状病毒(SARS),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含有ATCG四种碱基
B.病毒属于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C.病毒可以在人工培养基上进行繁殖
D.病毒进入人体后,人体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湖泊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对某湖泊范围和边界的研究属于生态系统水平的研究

B. 物种丰富度是区别不同种群的最重要特征

C. 底栖动物与浮游植物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D. 环境容纳量是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所能达到的最大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一个由153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分子中含有152个肽键
B.该分子形成过程中,产生了153个水分子
C.该分子中有1个氨基酸侧链基团含硫
D.该分子彻底水解将产生153种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高等哺乳动物受精与胚胎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绝大多数精卵细胞的识别具有物种特异性

B卵裂球细胞的体积随分裂次数增加而不断增大

C囊胚的滋养层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

D原肠胚发育分化形成内外两个胚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生物甲与生物乙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有生物乙时,甲的数量在第6周时达到值K

B. 生物甲与生物乙之间的关系是互利共生

C. 无生物乙时,生物甲的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

D. 无生物乙时,1-3周生物甲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饮食会使寄生虫发病的机会减少的是(
A.干农活过程中,随手拿水果吃
B.饭前便后洗手
C.从商店买来的蔬菜,商场已经清洗过了,没必要再洗了
D.自己家的蔬菜没必要洗一洗,就可以生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孟徳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发现问题和验证假说所采用的实验方法依次是( )

A.自交、杂交和测交 B.测交、自交和杂交

C.杂交、自交和测交 D.杂交、测交和自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某物质浓度变化与该物质进入细胞膜内速度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B.该物质通过膜时必须与载体蛋白结合
C.该物质可能是水或甘油
D.该物质只能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