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突变和基因重组是随机的,种间关系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
B. | 新物种只能通过自然选择过程形成,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 | |
C. | 同一种群的雎雄个体之间可以相互交配并产生后代,同一物种的雌雄个体之间则不能 | |
D. | 喷洒农药可使害虫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提高,而使害虫朝抗药性逐渐增强的方向进化 |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可遗传的变异(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 解:A、突变是不定向的,不能决定生物进化方向,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错误;
B、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但不一定是通过自然选择过程形成的,也可以人工培育形成,如四倍体西瓜,B错误;
C、同一物种的雌雄个体之间可以相互交配并产生后代,C错误;
D、农药可以对害虫进行选择,保留抗药性个体,淘汰不抗药的个体,使害虫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提高,进而使害虫朝抗药性逐渐增强的方向进化,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的重点知识.要注意辨析,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意味着生物进化了,但不一定产生新的物种.新物种的产生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生殖隔离的产生不一定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核内行使遗传功能的是核仁 | |
B. | 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 |
C. | 核孔对物质的进出有选择性 | |
D. | 细胞核具有双层膜的结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两项 | B. | 三项 | C. | 四项 | D. | 五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序号 | 实验名称 | 原本条件 | 改变后条件 |
A | 观察H2O2的酶促分解 | 常温下,加肝脏研磨液 | 90℃水浴条件下,加肝脏研磨液 |
B | 观察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 0.3g/mL的蔗糖溶液 | 0.3g/mL的KNO3溶液 |
C | 鉴定大豆组织中的蛋白质 | 25℃ | 15℃ |
D | 探究细胞的呼吸方式 | 以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 | 以乳酸菌作为实验材料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