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地球上植物产生的纤维素中有40%~60%被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利用,从土壤中分离并研究这些微生物有利于人们更有效地利用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请回答:
(1)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宜从
 
的土壤中取样.纤维素分解菌之所以能够利用纤维素,是因为其细胞内含有
 

(2)培养基除含有碳源、氮源、水和多种无机盐外,还应含有
 
.其中,碳源主要为
 
.对配制的培养采用高压灭菌,目的是
 

(3)纤维素分解菌纯化培养中常用的接种方法有
 
.在添加刚果红的培养基上,可通过是否产生
 
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4)从纤维素分解菌中提取纤维素酶,可采用
 
方法,如果采用
 
法对该细胞菌进行固定,也可不经过酶的提取和分离等繁操作即可实现纤维素发酵.
考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土壤中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及其应用价值
专题:
分析: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步骤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分离目的微生物的接种方法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时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刚果红染料,若观察到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即可初步筛选到目的菌.
解答: 解:(1)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宜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取样.纤维素分解菌之所以能够利用纤维素,是因为其细胞内含有纤维素酶,能将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
(2)培养基除含有碳源、氮源、水和多种无机盐外,还应含有生长因子.其中,碳源主要为纤维素.对配制的培养采用高压灭菌,目的是杀死细菌的芽孢,防止杂菌污染.
(3)纤维素分解菌纯化培养中常用的接种方法的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在添加刚果红的培养基上,纤维素被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因此,可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4)从纤维素分解菌中提取纤维素酶,可采用电泳的方法,如果采用包埋法对该细胞菌进行固定,也可不经过酶的提取和分离等繁操作即可实现纤维素发酵.
故答案为:
(1)富含纤维素   纤维素酶 
(2)生长因子    纤维素    杀死细菌的芽孢
(3)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   透明圈
(4)电泳法   包埋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鉴定和无菌操作的相关内容,意在提高学生无菌操作意识与加深相关知识点的识记与理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用表中四种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卷曲翅(C)列正常翅(c)为显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卷曲翅♂卷曲翅♀正常翅♂正常翅♀
(l)果蝇基因组测序工作要完成
 
条性染色体的测序,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包含
 
条染色体.
(2)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基因C、c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选择上述表中
 
(填序号)作亲本进行杂交.若改为家蚕成虫(性别决定为ZW型),则选择上表中
 
(填序号)作亲本进行杂交.
(3)若已确定C、c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为进一步探究该基因是否存在显性纯舍致死现象(胚胎致死),可设计杂交实验如下:
选取
 
(填序号)的亲本杂交,如果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存在显性纯台致死,否则不存在.
(4)若已确定C、c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且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选用卷曲翅的红眼(XBXb)雌性与卷曲翅的白眼(XbY)雄性果蝇杂交,子代的基因型有
 
种.雌性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
 

(5)某基因型为Cc的个体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Cc型细胞,则最可能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
B、每种tRNA只转运一种氨基酸
C、tRNA的反密码子携带了氨基酸序列的遗传信息
D、核糖体可在tRNA上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关于如图中DNA分子片段及其转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将此DNA放在含14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则子代中含15N的DNA占全部DNA的
1
2
B、若①处的碱基对改变导致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性状改变
C、此过程需要RNA聚合酶
D、DNA两条链上的
G+C
A+T
互为倒数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图甲表示生物体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图乙是图甲过程①放大后的图象.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乙反映出的DNA复制模式可作为DNA双向复制的证据
B、③④过程所需原料的化学元素组成相同
C、①过程与③过程有可能在同一地点进行
D、白化病基因对白化病的控制属于方式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组成成分,A、B、C、D是乙中的四种生物;图二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常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

(1)写出图一中存在的食物链(网):
 

(2)图一中B和D之间的信息传递种类可能有
 

(3)已知在某一阶段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了图一中生物C的灭绝,其他生物数量发生较大波动后才逐渐趋于稳定,原因是该生态系统的
 
较差.
(4)若该生态系统用a表示,由图二可知,对生态系统a和另一个生态系统b施加相同强度的干扰,若ya<yb,则这两个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为a
 
b.
(5)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是自我调节能力,
 
反馈调节是该能力的基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现象及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反应变为橙色,可用于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的鉴定
B、甲基绿能使DNA染成绿色,与吡红一起用于观察细胞内核酸的分布
C、无水乙醇能溶解叶绿体的色素,可作层析液用于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
D、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适用于西瓜汁成分的鉴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表是关于酶专一性的实验设计,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步骤
编号
12345
注入淀粉溶液注入蔗糖溶液注入某种酶溶液注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观察现象
试管Ⅰ2mL-2mL2mLA
试管Ⅱ-2mL2mL2mLB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无关变量是底物的用量、反应温度等
B、步骤3可以选用新鲜的淀粉酶或蔗糖酶
C、若步骤3选用新鲜的淀粉酶,则现象A是产生砖红色沉淀,B无砖红色沉淀
D、该实验还可选用碘液作为检测试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中国沙棘能在干旱、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坡原地区生长,有显著的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的功能.科学家对生长在某区域两个不同地段(水分条件相对较好的沟底和水分条件较差的坡面)的中国沙棘雌、雄株进行了研究,测得的一天中6:00~18:00的净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叶面积的CO2吸收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Ⅱ中,6:00~10:00之间净光合速率明显加快,这是因为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反应产生的
 
不断增多,促进了光合作用的进行.
(2)曲线I中,比较8:00~12:00两个时刻,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制造的有机物总量
 
(填“一定”或“不一定”)相等,12:00~14:00之间导致曲线I下降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3)在水分条件相对较好的沟底,14:00~16:00之间,雌、雄株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积累量的大小情况是雄株
 
_雌株(填“>”、“<或“=”).
(4)由图中数据可知,
 
(填“雄株”或“雌株”)更适合在干旱地区生存.
(5)若曲线过原点时,对中国沙棘雌株体内所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来说,叶绿体消耗的CO2
 
(填“>”、“<”或“=”)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