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incident研究人员利用与癌细胞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进行了抗肿瘤的免疫学研究。
(1)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________________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细胞癌变。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2)研究人员进行如下实验:
免疫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悬液,连续4周;
空白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不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的缓冲液,连续4周。
实验一:取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的血清分别与iPSC、DB7(一种癌细胞)和MEF(一种正常体细胞)混合,检测三种细胞与血清中抗体的结合率,结果见下表。
细胞 细胞与抗体的结合率(%) 血清 | iPSC | DB7 | MEF |
免疫组 | 77 | 82 | 8 |
空白组 | 10 | 8 | 9 |
①比较表中iPSC与两组小鼠血清作用的结果可知,免疫组的数值明显高于空白组的数值,说明iPSC刺激小鼠产生了____________免疫。
②表中DB7和iPSC与免疫组小鼠血清作用后的检测数据无明显差异,说明DB7具有可以与抗iPSC的抗体结合的__________,iPSC具有潜在的预防和治疗癌症的应用前景。
实验二:为了验证iPSC也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的细胞免疫。研究人员另取小鼠进行实验,下图为实验组的实验过程及结果示意图。请在下图中选择A~F填入①~④处,则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
【答案】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糖蛋白 体液 抗原 F A
【解析】
分析表格数据:免疫组的DB7和iPSC细胞与抗体结合率明显高于正常细胞,说明生活的iPSC细胞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同样对DB7细胞起作用,说明DB7有与iPSC相似的抗原,可与iPSC刺激小鼠产生的抗体结合。
(1)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细胞癌变。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2)免疫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悬液,连续4周;空白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不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的缓冲液,连续4周。两组的变量是:是否注射了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免疫组就会产生针对iPSC的抗体,该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
实验一:取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的血清分别与iPSC、DB7(一种癌细胞)和MEF(一种正常体细胞)混合,检测三种细胞与血清中抗体的结合率。
①比较表中iPSC与两组小鼠血清作用的结果可知,免疫组的数值明显高于空白组的数值,说明iPSC刺激小鼠产生了特异性抗体,发生了体液免疫。
②表中DB7和iPSC与免疫组小鼠血清作用后的检测数据无明显差异,说明DB7有与iPSC相似的抗原,可与iPSC刺激小鼠产生的抗体结合。
③综合表中全部数据,免疫组的DB7和iPSC细胞和抗体结合率都比较高,而正常细胞和抗体结合率比较低,实验结果表明说明iPSC与癌细胞(DB7)表面具有类似的抗原,而正常细胞表面没有。
实验二:给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皮下注射DB7,一周后皮下形成肿瘤。随后空白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增大,免疫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缩小。由此推测:iPSC还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的细胞免疫(对抗肿瘤,主要是细胞免疫起作用)。
要验证iPSC与癌细胞(DB7)表面具有类似的抗原,实验过程中,一组小鼠注射DB7(标记为1组),一周后皮下形成肿瘤。随后小鼠肿瘤体积逐渐增大,另一组(标记为2组)注射iPSC,4周后,取其T细胞(F)(这里边包含已经产生的效应T细胞)注射到1组(A),由于iPSC与癌细胞(DB7)表面具有类似的抗原,则2组产生的免疫细胞也能对抗1组小鼠的肿瘤,则1组小鼠的肿瘤会变小,该系列研究潜在的应用前景是iPSC可以用于抑制或治疗肿瘤生长。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属于生物膜系统,因其上有④,所以能让各种分子进出
B.②是遗传物质的载体,能被碱性染料染色
C.③位于细胞核的中央,是细胞核功能的控制中心
D.细胞核是遗传的信息库,是细胞代谢的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某长期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性动物利用的过程(图中字母表示所含的能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流经该森林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a
B.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能量可表示为c+e+g+h+i
C.能量在植物和植食性动物之间的传递效率可表示为(h/a)×100%
D.植食性动物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d-g-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真核细胞的细胞膜亚显微结构示意图,①~③表示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①是糖蛋白B.②是蛋白质分子
C.②③在细胞膜上都是静止的D.③是磷脂双分子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培育新品种,研究者从其他植物中获取基因C(图1),拟将其与质粒(图2)重组,再去转化棉花细胞和小鼠细胞。回答下列问题:
(1)构建含C基因的表达载体时,需选择图2中的____________限制酶切割质粒。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_______________条件下,将被C基因转化的棉花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条件,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丛芽,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中必须有一定的营养和激素,实验过程中发现部分接种在无激素培养基上的芽也能长根,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被C基因转化的小鼠细胞进行细胞培养,在传代培养时常用______________分散细胞,该过程中不能用胃蛋白酶代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豌豆的高茎与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该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D和d控制。用豌豆进行两组杂交实验,亲子代表现型和比例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由实验___可判断出豌豆高茎与矮茎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
(2)在实验一中,子代同时出现不同性状的现象叫作______,其中高茎豌豆(乙)的基因型为________。
(3)实验二中,F1高茎豌豆(丁)的基因型为____,它是杂合子的概率为____。
(4)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个塑料桶中两种不同颜色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_____(填配子或个体)。
(5)该杂交实验,成功地揭示了遗传的两条基本规律中基因的________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人员对某地沙棘种群密度及生物量(某一时刻单位面积内实存生物的有机物量)进行多年调查,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期间沙棘的种群数量变化呈“S”型增长
B.某种灌木入侵导致大部分沙棘死亡可能引起群落演替
C.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沙棘种群生物量代表暂未利用的能量
D.6 ~10年间沙棘个体生长增加的生物量大于个体死亡减少的生物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哺乳动物的某组织,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处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血浆
B.2呼吸作用的终产物不会引起③中pH发生很大变化
C.3内渗透压上升会引起组织水肿
D.2中的氧气到达4至少需要经过3层膜,2处的氧气浓度高于4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DNA分子的一个片段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①磷酸和②______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碱基③是______。
(2)DNA进行复制时,首先需要解旋酶使④______断裂,再以两条链为模板合成子代DNA。
(3)DNA分子上分布着多个基因,能通过转录把遗传信息传递给______(填“mRNA”或“tRNA”),
进而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基因是具有的______的DNA片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