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因提取分离抗定疾药物一青蒿素,屠呦呦荣获2015年的诺贝尔奖获.青蒿素主要作用是干扰疟原虫表膜一线粒体的功能,阻断宿主红细胞为其提供营养,导致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疟原虫是一种不具有核膜和各种复杂细胞器的单细胞生物
B.疟原虫能侵人宿主的红细胞,说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是相对的
C.青蒿素干扰疟原虫的膜系统,将导致该虫的ATP合成完全受阻
D.人体未成熟红细胞可作为制备纯净细胞膜的实验材料

分析 由题意可知,疟原虫对外界食物的获取方式是首先形成食物泡,主要是胞吞,胞吞现象体现了膜的流动性,疟原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由此可见,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如果大量流失,甚至会威胁到细胞生存.

解答 解:A、从题干信息可知,疟原虫细胞内具有线粒体,而具有该细胞器的生物一定真核生物,而真核生物的细胞内应具有核膜和各种复杂的细胞器,A错误;
B、细胞膜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这种控制是相对的,B正确;
C、ATP并不是全部在生物膜上合成,C错误;
D、作为制备纯净细胞膜的实验材料应为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胞吞和胞吐的意义,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质的功能,免疫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题干资料获取信息并利用相关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农田中除农作物外,往往还有多种动物栖息.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主要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农作物,蛇处于第三、第四和第五营养级,青蛙和蜘蛛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2)有些蛇可以利用颊窝感知田鼠散发的热量,从而在夜间捕食,这是利用了生态系统物理信息传递的特点.
(3)由于某种原因,农田没有进行及时的打理,农作物很快被杂草代替,这种生物群落的变化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4)若图中任何生物从它上一营养级的各种生物同化到的能量比例相同,则蛇体内有机物增加10g,按能量传递效率为10%计算需要消耗植物28000g.
(5)某调查小组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农田中某种田鼠的种群密度.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在同一地点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则该田鼠的种群密度是80只/hm2.若由于标记方法的不当导致被标记田鼠更容易被捕获,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值和实际值相比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并决定进化的方向
B.在自然选择过程中,桦尺蠖与环境、黑色桦尺蠖与浅色桦尺蠖共同进化
C.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
D.自然状态下植物甲在3月份开花,植物乙在10月份开花,说明二者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面①--⑤是利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1)转为(2),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视野足够明亮)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调焦 ②略向右移动玻片标本 ③转动细准焦螺旋调焦 ④转动转换器 ⑤略向左移动玻片标本.(  )
A.①→②→④B.④→③→②C.②→③→④D.⑤→④→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果醋的历史源远流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类兼性厌氧(呼吸类型)微生物.
(2)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利用酵母菌,发酵制作葡萄酒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条件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3)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实验表明,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进一步转变为醋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是动物细胞(“动物”或“植物”)在进行有丝分裂,判断依据是:没有细胞壁,有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构成纺锤体.
(2)图甲中的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分别为8、0条.
(3)图丙BC段表示前期,此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目之比为1:1.
(4)图丙所示中,实线部分代表有丝分裂过程中DNA的相对含量变化规律,虚线部分则代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相对含量变化规律.甲图相当于丙图的DE段,这一阶段的变化特点是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
(5)结合甲图,在乙图中画出图丙CD段对应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在给定的适宜条件下,最易表达的是(  )
A.月季胚珠内的卵细胞B.月季某一枝条上的嫩芽
C.月季根尖分生区细胞D.月季的子房壁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高一上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细胞色素C是动植物细胞普通存在的一种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的化合物,在供应能量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那么,细胞色素C的合成场所以及它发挥生理作用的场所分别是
A.高尔基体和叶绿体 B.核糖体和细胞核

C.核糖体和线粒体 D.细胞核和高尔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高一上第1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图中动植物糖类、脂质的种类与比较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