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植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对病原体的特异性防卫反应(植物免疫反应)。科研人员发现水杨酸(SA)能增强植物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抗性,植物细胞内存在两种能与SA结合的受体,分别是受体a和受体bSA优先与受体b结合。结合态的受体a和游离态的受体b均能抑制抗病蛋白基因的表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受体状态变化SA含量适中时,植物抗病性强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抗病蛋白基因的表达未被抑制,抗病性强;SA含量过高使________升高,进而抑制抗病蛋白基因的表达,引起细胞凋亡。

2)植物某一部位被病原体侵染,一段时间后未感染部位对病原体的抗性增强。为探究机理,科研人员在图1所示烟草的3号叶片上接种TMV,得到图2所示结果。

①实验结果显示,接种后96 h 144 h3号叶片中SA含量明显升高,未感染的上位叶片中SA含量显著升高。

②科研人员测定各叶片中SA合成酶的活性,发现该酶活性仅在3号叶片中明显增加,据此推测,未感染的上位叶片中SA的来源是_________

3)综合上述结果分析,植物通过调控不同部位S的量来抵御病原体的侵染,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游离态的受体b几乎全部与SA结合,受体a未与SA结合 结合态的受体a 3号叶片合成并运输而来 感染部位大量(或“过量”)合成SA引发感染部位细胞凋亡,阻止病原体扩散;合成的SA运输至未感染部位,引起未感染部位SA含量适当升髙,提高抗病蛋白基因表达,植物抗病性增强,不易被病原体侵染

【解析】

结合题意,结合图1和实验目的,分析图2中实验结果,接种后96小时,3号叶片中SA含量明显升高,未感染的上位叶片(即45678号叶)中SA含量略有升高,随着时间延长,3号叶片中SA含量进一步升高,未感染的3号上位叶片中SA含量显著增加。根据科学测定结果分析,只有3号叶片中SA合成酶的活性明显升高,说明3号叶片及其上位叶片中SA的来源都是3号叶片合成并不断向上运输。若要证明3号的上位叶片中SA来源于3号叶片合成,通过用1802的原料参与3号叶片中SA的合成,一段时间后,分别提取3号上位叶片(即45678号叶)中SA,检测其是否含有180SA.若含有,则推测结论成立。

1)根据前面分析,只有SA在植物体内含量适中,植株的抗病性才最高的原理可知:由于SA优先与细胞内的受体b结合,当SA含量适中时,游离态的受体b几乎全部与SA结合,受体a未与SA结合,细胞缺少游离态的受体b和结合态的受体a,所以细胞内抗病蛋白基因的表达增多,则表现为抗病性增强;当SA含量过多时,细胞内结合态的受体a多,它会抑制抗病蛋白基因的表达,则表现为抗病性减弱。

2)①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接种后96小时,3号叶片中SA含量明显升高,未感染的上位叶片中SA含量略有升高,随着时间延长到144h3号叶片中SA含量进一步升高,未感染的上位叶片中SA含量显著增加。

②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由于只有3号叶片中SA合成酶的活性明显增加,据此推测,未感染的上位叶片中SA的来源是3号叶片合成并运输而来。

3)综合上述结果分析,植物是通过调控不同部位SA的量来抵御病原体的侵染,其原理是:若感染部位大量合成SA,则易引发感染部位细胞凋亡,阻止病原体扩散;若合成的SA运输至未感染部位,则引起未感染部位SA含量适当升高,提高抗病蛋白基因表达,植物抗病性增强,不易被病原体侵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生物体内可能发生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在剧烈运动时,只能发生①过程

B.某些生物体既能进行②过程,也能进行③过程

C.产生相同能量时,③过程消耗的葡萄糖的量高于①或②过程

D.④过程只能发生在某些植物体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一种“生物导弹”的作用原理示意图,没有与肿瘤细胞结合的“生物导弹”一段时间后被机体清除。阿霉素是一种抗肿瘤药,可抑制DNA和RNA的合成,对正常细胞也有一定毒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单克隆抗体是由杂交瘤细胞合成和分泌的

B. 活化阿霉素能抑制细胞中的DNA复制和转录过程

C. 在治疗中,应先注射非活化磷酸阿霉素再注射生物导弹

D. 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强,能减轻阿霉素对正常细胞的伤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乙烯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向多支试管加入等量的磷酸缓冲液、淀粉溶液和淀粉酶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加入适宜体积的乙烯,对照组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在最适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酶活性指的是__________。分析实验及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点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酶促反应速率相等,此时两组的酶活性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AC段酶促反应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则t1t2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人体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进行物质交换过程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

B.正常情况下,②中成分保持不变.

C.抗体主要存在于③中

D.①和③中有大量的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绿豆发芽的影响,某实验小组用等量的蒸馏水、0.4mg·L-10.7mg·L-11 mg·L-11.3 mg·L-1 1.6 mg·L-124D溶液分别浸泡绿豆种子12h,再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得到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24D溶液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功能

B.24D溶液既能促进根的生长,也能抑制根的生长

C.1 mg·L-124D溶液抑制根的生长,促进芽的生长

D.0.4 mg·L-1'24D溶液既促进芽的生长、也促进根的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测定玉米正常植株和矮化突变体植株的内源赤霉素含量,结果如下图。用等量外源赤霉素分别处理正常植株和矮化突变体植株的茎,正常植株茎的节间无显著变化,矮化突变体植株茎的节间恢复到正常植株的长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赤霉素能促进玉米茎节间的伸长

B.该实验不能说明赤霉素作用的两重性

C.不能确定该矮化突变体是由基因突变所致

D.矮化突变体的茎可能对赤霉素的作用不敏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欲采用固定化酵母酿造啤酒,请根据其酿造过程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利用海藻酸钠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应使用图1-3中的图_____________(填序号)所示方法。而制备固定化酶则不宜用此方法,原因是____________。用浓度较低的海藻酸钠溶液制作凝胶珠,酵母菌催化活性较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定量的海藻酸钠加入到定量的蒸馏水中,并和酵母菌充分混合;

第二步:以恒定的速度缓慢地将注射器中的混合液滴加到配制好的CaCl2溶液中,并将形成的凝胶珠在CaCl2溶液中浸泡30min左右;

第三步:将等量的凝胶珠分别加入到装有葡萄糖溶液的简易葡萄酒酿制装置中(如图4和图5)。

①请订正上述步骤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

②与图5装置相比,图4装置酿制葡萄酒的优点是___________。葡萄汁装入图4装置时,要留有约1/3的空间,这种做法的目的是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营养缺陷型菌株就是在人工诱变或自发突变后,微生物细胞代谢调节机制中的某些酶被破坏,使代谢过程中的某些合成反应不能进行的菌株。这种菌株能积累正常菌株不能积累的某些代谢中间产物,为工业生产提供大量的原料产物。以下是实验人员利用影印法初检氨基酸缺陷型菌株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的接种方法为______,与基本培养基(只含碳源、无机盐、水)相比,待测培养皿中特有的成分有______

2)进行②过程培养时,应先将丝绒布转印至___________上(“基本培养基”或“完全培养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培养基上获得相应的营养缺陷型菌株。釆用影印法培养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完成对初检的营养缺陷型菌株的鉴定,实验人员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用接种针挑取______(填“菌落A”或“菌落B”)接种于盛有完全培养液的离心管中,28℃振荡培养12天后,离心,取沉淀物用______水洗涤3次,并制成菌悬液。

②吸取1mL菌悬液加入无菌培养皿中,倾注15mL融化并冷却至4550℃的基本培养基,待其冷凝后用记号笔在皿底划分五个区域,标记为ABCDE

③在划分的五个区域上放入少量分组的氨基酸粉末(如下表所示),经培养后,观察生长圈出现的区域,从而确定属于何种氨基酸缺陷型。

组别

所含氨基酸

A

组氨酸

苏氨酸

谷氨酸

天冬氨酸

亮氨酸

B

精氨酸

苏氨酸

赖氨酸

甲硫氨酸

苯丙氨酸

C

酪氨酸

谷氨酸

赖氨酸

色氨酸

丙氨酸

D

甘氨酸

天冬氨酸

甲硫氨酸

色氨酸

丝氨酸

E

半胱氨酸

亮氨酸

苯丙氨酸

丙氨酸

丝氨酸

在上述鉴定实验中,发现在培养基AD区域出现生长圈,说明该营养缺陷型菌株属于______缺陷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