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神经和激素的调控下,人体能够适应寒冷的环境.回答下列问题:
(1)皮肤中的温度感受器是由感觉神经细胞的(“树突膜”或“轴突膜”)参与构成.
(2)人处于寒冷环境中,可以通过多穿衣服、骨骼肌不由自主战栗、汗腺分泌减少等途径来调节体温,这说明参与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至少有、脊髓、 .
(3)如图是体温调节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调控模式图,图中字母表示腺体、“+”表示促进、“一”表示抑制、数字表示过程,代表反馈调节的过程是 , 代表分级调节的过程是 .
(4)有一种疾病是免疫系统将甲状腺细胞膜上的某种成分(M)当作抗原处理,体内产生了大量相应抗体,抗体与M特异性结合从而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则M最可能是(填激素名称)的 , 这类疾病在免疫学上称为病.
【答案】
(1)树突膜
(2)大脑皮层;下丘脑
(3)①④;②③
(4)促甲状腺激素;受体;自身免疫
【解析】解:(1)皮肤中的温度感受器是由感觉神经细胞的树突膜参与构成.(2)人处于寒冷环境中,可以通过多穿衣服(由大脑控制)、骨骼肌不由自主战栗(该反射的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汗腺分泌减少(体温调节中枢为下丘脑)等途径来调节体温,这说明参与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至少有大脑皮层、脊髓、下丘脑.(3)反馈过程中起抑制作用,分级调节过程中起促进作用,因此图中①④代表反馈调节过程,②③代表分级调节过程.(4)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因此M最可能是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这类疾病在免疫学上称为自身免疫病,即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
所以答案是:(1)树突膜(2)大脑皮层 下丘脑(3)①④②③(4)促甲状腺激素 受体 自身免疫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某遗传病受X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只有A、B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患病。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系谱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I-1的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
B. II-3的基因型一定为XAbXaB
C. IV-1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于I-1
D. 若II-1的基因型为XABXaB,与II-2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情况,该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3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和3, 则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 )
A. 1和3 B. 2和4 C. 1和3或2和4 D. 1和4或2和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两种二糖的组成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M、N指代的物质分别是葡萄糖、半乳糖
B. M代表的物质也是组成淀粉和糖原的基本单位
C. 因葡萄糖和果糖都是还原糖,故麦芽糖和蔗糖也是还原糖
D. 麦芽糖、蔗糖可以直接被细胞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下列有关这一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需要的物质可以进入细胞
B. 细胞不需要的或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易进入细胞
C. 细胞中的成分如核酸等不会流失到细胞外
D. 由于膜的存在,某些致病的病毒、细菌等不能进入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埃博拉病毒(EBV)的遗传物质是一种单链RNA,EBV感染后可能导致人体患埃博拉 出血热(EBHF).EBV与宿主细胞结合后,将核酸﹣蛋白质复合体释放至细胞质,并启动下图途径进行增殖,进而导致人体患病.下列推断最为合理的是( )
A.过程①所需嘌呤比例与过程③所需嘧啶比例相同
B.过程②中需要的氨基酸与tRNA的种类、数量相同
C.EBV增殖过程需细胞提供四种脱氧核苷酸和ATP
D.直接将EBV的﹣RNA注入人体细胞将引起EBH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一水域生态系统在一年之内的能量流动情况资料[能流单位:103 kJ/(m2y)].据图回答:
(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03 kJ/m2y.
(3)图中第一和第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 若顶级肉食动物获得1kJ能量,则生产者需最少具有 kJ 能量.(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4)能量传递效率较低,是因为大部分能量 , 另有一部分能量流向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生物学实验中的变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无关变量就是与实验结果没有关系的变量
B. 对照实验中一定存在自变量
C. 对照实验中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D. 对比实验中均为实验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