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中,没有进行对照 | |
B. | 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与探究酶活性的最适PH实验,温度都属于无关变量,两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相同,但实验组数设置有所不同 | |
C. | 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滴加蔗糖和清水,属于自变量,原生质与细胞壁体积、位置变化为因变量,该实验也没有对照 | |
D. | 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实验中,淀粉酶的浓度是自变量,不同温度条件下淀粉遇碘变蓝程度是因变量 |
分析 1、设计实验方案时,要求只能有一个变量,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是由你所确定的实验变量引起的,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2、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指与自变量同时影响因变量的变化、但与研究目的无关的变量.
解答 解: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中,存在不加检测试剂空白对照,A错误;
B、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与探究酶活性的最适PH实验,温度都属于无关变量,两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相同,但实验组数设置有所不同,B正确;
C、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存在前后自身对照,C错误;
D、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实验中,温度是实验的自变量,不同温度条件下淀粉遇碘变蓝程度是因变量,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生物学实验中的控制变量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理解实验目的、原理,确定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以及是否存在对照.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主动与被动运输,取决于是否需要载体 | |
B. | 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 |
C. | 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 | |
D. | 带电离子无法穿过脂双层,需要膜上的蛋白质协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苋菜在清洗时因其细胞受细胞壁保护,细胞膜未被破坏 | |
B. | 苋菜在被炒时,高温使其细胞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 |
C. | 苋菜的红色色素主要位于细胞内的原生质层中 | |
D. | 若在清洗苋菜时,用高浓度盐水浸泡,也可使水变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五十肽是由五十一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 | |
B. | 该水解过程至少要产生13个水 | |
C. | 该多肽水解之后含有19个游离的氨基 | |
D. | 该多肽水解之后有36个肽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动物都属于消费者 | |
B. |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不是生产者 | |
C. | 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 |
D. | 细菌可以属于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孟德尔假说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 |
B. | 孟德尔作出的“演绎”是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测后代产生1:1的性状分离比 | |
C. | 为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 |
D. | 运用“假说-演绎法”验证的实验结果总与预期相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南省九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 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为了提高绿色植物的生态效益,研究者做了相关实验,并绘出如下三幅图。下图甲表示菠菜植株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一小时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研究不同浓度的CO2对菠菜幼苗各项生理指标影响的实验结果;图丙表示菠菜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标号1~6表示相应的过程)。请回答:
(1)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用化学反应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图甲中,如果一昼夜13小时光照强度为d,其余时间为黑暗条件,则一昼夜菠菜植株_________(能/不能)积累有机物。
(2)由图乙可知,与A组相比,C组条件下叶绿体中[H]含量_________。干旱初期,菠菜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所需的_________减少而导致光合速率下降,而较高CO2浓度有利于水稻幼苗度过干旱时期,据图乙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
(3)图甲中,光照强度为b时,对应的丙图中有的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
(4)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___________水溶液由蓝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