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细胞学说是由谁提出(  )
A.列文虎克B.维萨里C.施莱登和施旺D.魏尔肖

分析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时间科学家重要发展
1543年 比利时的维萨里,法国的比夏 揭示了人体在组织和器官水平的结构
1665年 英国的虎克 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不栓组织,发现许多规则的“小室”并命名为细胞
17世纪列文虎克用显微镜发现了活细胞
19世纪 德国的施莱登、施旺 细胞是构成动植物提的基本单位
1858年 德国的魏尔肖 个体的所有细胞都是由原有细胞分裂产生的

解答 解:A、列文虎克用显微镜观察了许多活细胞,A错误;
B、比利时的维萨里,法国的比夏揭示了人体在组织和器官水平的结构,B错误;
C、在众多前人观察和思维的启发下,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C正确;
D、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认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识记细胞学说的内容及意义,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以一个具有正常叶舌的水稻纯系的种子为材料,进行辐射诱变试验.将辐射后的种子单独隔离种植,发现甲、乙两株的后代各分离出无叶舌突变株,且正常株与无叶舌突变株的分离比例均为3:1.经观察,这些叶舌突变都能真实遗传.请回答:
(1)甲和乙的后代均出现3:1的分离比,表明辐射诱变处理均导致甲、乙中各有一(一、二或多)个基因发生突变.
(2)甲株后代中,无叶舌突变基因的频率为50%($\frac{1}{2}$).将甲株的后代种植在一起,让其随机传粉一代,只收获正常株上所结的种子,若每株的结实率相同,则其中无叶舌突变类型的基因型频率为16.7%($\frac{1}{6}$).
(3)现要研究甲、乙两株叶舌突变是发生在同一对基因上,还是发生在两对基因上,请以上述实验中的甲、乙后代分离出的正常株和无叶舌突变株为实验材料,设计杂交实验予以判断.
①实验设计思路:选取甲、乙后代的无叶舌突变株进行单株杂交,统计F1的表现型及比例.
②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1)若F1全为无叶舌突变株,则甲乙两株叶舌突变是发生在同一对基因上.
(2)若F1全为正常植株,则甲乙两株叶舌突变是发生在两对基因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无废弃农业”是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辉煌成就之一,也是生态工程最早和最生动的一种模式.如图是无废弃农业中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处理的一种方案,请回答问题:

(1)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2)“无废弃农业”遵循的生态学原理主要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施用有机肥料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原因是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肥料所产生的CO2和无机盐使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提高.
(3)从资源化、无害化角度分析,途径②、③优于④的原因是通过多层分级利用有机废弃物中的物质,既充分利用有机物中的能量、又减少环境污染.
(4)少量有机废弃物排入河流,不会使河流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发生明显变化,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5)焚烧塑料垃圾所产生的二噁英会诱发原癌基因和抑癌 基因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6)能降解塑料的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成分).若利用DNA重组技术将降解塑料的基因导入某些土壤微生物(如:根瘤菌)中,则土壤中的塑料有望得到较快降解,该技术的核心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
种群
能量3.5612.8010.300.48226.50
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2)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哪一种情况最有可能会感染上艾滋病?(  )
A.与艾滋病人握手B.触摸被艾滋病人摸过的物体
C.与艾滋病人一起吃自助餐D.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注射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酶由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并且能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B.由活细胞产生
C.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D.所有的酶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都可产生紫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B、C、D共同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B.神经递质、血红蛋白等物质可以存在于体液B中
C.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直接液体环境是体液A和B
D.正常情况下,A、B、C、D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形式是激素调节,请根据下面有关植物激素的实验研究,回答问题:
(1)将赤霉菌培养液喷洒到水稻幼苗上,水稻患恶苗病(植株疯长);科研人员分析出赤霉菌培养液中有以上效应的物质是赤霉素.
①上述实验的结论是赤霉素能引起植物疯长.
②通过以上实验能证明赤霉素是植物激素吗?不能.为什么?因为实验没有证明植物也能产生赤霉素.
(2)为了验证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一段玉米胚芽鞘,切去顶端2mm,使胚芽鞘不再产生生长素.在上端放一块有生长素的琼脂块,下端放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如图1所示,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上).过一段时间检测,发现下端的琼脂块逐渐有了生长素(如图2所示).由此该同学得出“下端琼脂块上的生长素来自上端的琼脂块;生长素在胚芽鞘内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的结论.
①这个实验的设计是否严密?不严密,为什么?没有考虑将胚芽鞘倒过来放置时的情况(或缺少对照试验).
②对“生长素在胚芽鞘内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的逻辑推理是否严谨?不严谨,为什么?没有证明生长素不能从形态学的下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上端.
③如果要验证上述结论是否正确,应该对实验方案如何该进?应该增加一组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下的实验,以研究生长素能不能从形态学的下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上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2015年5月以来,巴西发生了大规模寨卡病毒感染疫情.寨卡病毒是RNA病毒,是一种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寨卡病毒和蚊虫两者的核酸彻底水解,其产物中都有5种碱基
B.寨卡病毒和蚊虫可遗传变异的来源都是突变和基因重组
C.寨卡病毒能引起人体的特异性免疫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D.寨卡病毒繁殖时,其合成蛋白质所需的模板、原料和能量等均由宿主细胞提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