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根据免疫基本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能正确表示病毒或病菌侵入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①表示第一次感染,②表示第二次感染)
 


(2)根据病毒入侵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规律,为提高人体对病毒的免疫能力,应采取的措施是向人体注射
 

A.灭活抗原       B.抗体         C.抗生素          D.抗病毒药物
(3)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依靠细胞膜表面的
 
识别抗原.
(4)机体合成的数百万种抗体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是由于抗体分子结构中的
 
不同.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专题:
分析:1、人体内的正常免疫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非己的过程,但当免疫系统过于敏感、反应过强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会把自己的组织当作外来的成分处理,出现自身免疫病.
2、过敏反应:已经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3、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普通的B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
解答: 解:(1)抗原注射到体内后,会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当同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后B细胞并分泌大量的抗体,即第二次免疫应答反应快而强,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抗体产生量,即曲线C.
(2)免疫分为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其中人工主动免疫是将疫苗或类毒素接种于人体,将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的一种防治微生物感染的措施,主要用于预防,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打预防针”.疫苗是把致病微生物用各种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人工处理使其丧失或大幅度降低致病性,或从自然界找来和致病微生物相同种类但没有或致病力很弱的微生物制成的疫苗,本题中注射的疫苗就是灭火的抗原,既保留抗原的免疫性又保证无毒性.
(3)识别抗原要依靠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依靠细胞膜表面的受体,体液免疫的过程是某种病原微生物初次侵入机体后,经巨噬细胞摄取和处理,使病原微生物的抗原暴露出来,并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然后再呈递给相应的B淋巴细胞.
(4)不同抗体分子的恒定区都具有相同的或几乎相同的氨基酸序列.可变区位于“Y“的两臂末端,差异性主要就是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
故答案为:
(1)C 
(2)A 
(3)受体(抗原识别受体) 
(4)氨基酸序列
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的知识,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免疫过程、二次免疫的特点及原因以及自身免疫病的概念及例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癌症又称为恶性肿瘤,是在各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生长与增殖的调控发生严重紊乱的结果.阅读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科学家们在研究中发现,将苏丹红一号染料直接注射入小鼠膀胱后(小鼠正常体细胞有22对染色体),膀胱被诱发产生了癌症.
资料2:从小鼠膀胱癌细胞中分离导致细胞癌变的ras基因,将其与正常细胞相应的DNA片段比较,癌变的ras基因有一个碱基对发生了变化,使原癌基因控制编码第12个氨基酸的密码子GCC(甘氨酸)变成了GUC(缬氨酸).这种突变ras的肿瘤蛋白,能持续促进细胞增殖.
(1)苏丹红一号染料属于
 
因子,它可使
 
发生改变,从而使正常细胞转化成癌细胞.
(2)以资料2中ras基因为例,说明基因表达的过程.
 

(3)A图为小鼠膀胱癌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G1、S、G2组成了分裂间期,M为分裂期)中的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B图表示处于-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数目变化.

①从A图可知,癌细胞的分裂方式是
 
.B图中的DNA含量为2C-4C之间的细胞,处在A图中的
 
期.
②二氯甲二乙胺是一种常用的化疗药物,能够阻止参与DNA分子复制的酶与DNA的相互作用,用二氯甲二乙胺处理后,B图中DNA含量为
 
C的细胞数目会增加.
③细胞周期中,完成各期所需时间的计算公式是t=T×
n
N
(T为一个细胞周期所需的时间,N为取样的总细胞数,n是各期的细胞数),根据图示与公式,S期细胞数是
 
千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完成的实验是(  )
A、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
B、龙胆紫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C、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
D、甲基绿、呲罗红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DNA和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为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
 
]
 
.它由1
 
、2
 
和含氮碱基三部分组成.
(2)若3为胞嘧啶,则4应是
 
.两者之间通过
 
键相连.
(3)图中8示意的是一条
 
的片段.与另一条片段的位置关系是
 

(4)构成DNA分子的碱基有
 
种,但由于
 
的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因此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属于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B、多种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C、该生态系统的优点能减少粪便对环境的污染
D、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能使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11年9月29日发射的“天宫一号”,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之梦梦圆“天宫”.在“天宫”中生活的航天员的生理状况,由地面指挥中心实时监测.下面的图表A、B、C是测得的某位航天员的三项生理指标,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上述三项生理指标哪几项是正常的?
 
.②属于内环境指标的是
 

(2)某病人胃口不好,医生常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该注射液配制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葡萄糖浓度为
 
 g/L,氯化钠浓度为
 
(质量分数),不能过高或过低,原因是
 

(3)由B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4)从C表看出,不同消化液的pH存在明显差异,这反映了不同消化酶的
 
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一)方法步骤: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如图方法进行实验处理.接通台灯电源24h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二)实验结果预测: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弯曲生长的是
 
,保持直立生长的是
 

(三)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
(1)根据
 
两装置之间实验结果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
(2)根据
 
两装置之间实验结果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
(3)根据
 
两装置之间实验结果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
(4)根据5号和6号装置之间实验结果的对照分析,只能说明玉米幼苗发生弯曲生长与
 
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用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DNA和RNA分布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牙签消毒、实验前漱口都是为了保证该实验的准确性
B、制作装片时需要烘干固定细胞
C、如果改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也能做该实验
D、需将两种染色剂混后使用,且要现配现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已知淀粉遇碘可以变蓝,唾液淀粉酶可以分解淀粉.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操作试管

步骤
试管A试管B
2ml淀粉液2ml淀粉液
2ml蒸馏水2ml唾液
37度保温5分钟37度保温5分钟
加入4滴碘液摇匀加入4滴碘液摇匀
结果变蓝不变蓝
请分析上述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自变量是
 
 

(2)因变量是
 

(3)无关变量是
 

(4)对照组是
 
,实验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