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如果6号和9号结婚,他们生出患病孩子的几率是(  )
A.$\frac{1}{6}$B.$\frac{1}{4}$C.$\frac{1}{3}$D.$\frac{1}{2}$

分析 根据题意和系谱图分析可知:3号和4号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女儿(10号),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据此答题.

解答 解:由于6号和7号为同卵双生,而7号和8号的后代患病,所以6号的基因型为Aa.由于10号患病而3号和4号均正常,说明3号和4号都是杂合体;又8号和9号为异卵双生,所以9号的基因型为$\frac{1}{3}$AA、$\frac{2}{3}$Aa.如果6号和9号结婚,他们生出患病孩子的几率是$\frac{2}{3}×\frac{1}{4}$=$\frac{1}{6}$.
故选:A.

点评 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系谱图利用口诀准确判断该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进而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本题还要求考生注意“同卵双生”和“异卵双生”的区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神经递质的释放量的调节是一种反馈调节,当释放的神经递质超过一定量时,就会作用于突触前膜,反馈性抑制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突触前膜上含有相应的神经递质受体
B.突触前膜和后膜结构完全相同
C.该神经递质不能作用于突触后膜
D.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释放到突触间隙穿过了2层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在生物学中,一些化合物的鉴定常用试剂显色的方法鉴定,下列鉴定方法正确的是(  )
A.观察植物染色体时可以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或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B.沸水浴条件下,酒精与重铬酸钾发生作用呈现灰绿色
C.抗体、抗原都一定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D.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下面表示某家系中白化病发病(用A、a基因表示)情况的系谱图,请分析回答:
(1)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
(2)Ⅰ1、Ⅱ5的基因型分别是Aa和Aa.
(3)若Ⅱ3和Ⅱ4再生一个孩子,预计这孩子是患白化病的几率是$\frac{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图示为细胞内DNA分子上头尾衔接的三个基因组成的结构基因群.同时且共同转录成一个mRNA,核糖体沿mRNA移动,直至合成完mRNA所编码的全部多肽.该过程(  )
A.在真核细胞内①过程还未结束即可进行②过程
B.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合成的多条肽链都相同
C.决定①②过程开始和终止的结构存在RNA分子上
D.①和②进行的碱基配对方式完全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酶和细胞的固定化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Ⅰ.某大学科研人员利用双重固定法,即采用戊二醛作交联剂(使酶相互连接),海藻酸钠作载体来包埋小麦酯酶,研究固定化酶的性质,并对其最佳固定条件进行了探究.下图显示的是部分研究结果.(注: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的活性和酶的数量)

(1)从图1可以看出:固定化小麦酯酶比游离的小麦酯酶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更强.
(2)从图2可以看出:海藻酸钠浓度为3%时的小麦酯酶活力最强.当海藻酸钠浓度较低时,酶活力较低的原因是酶的数量不足.
Ⅱ.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过程如下:
①活化酵母细胞:称取定量干酵母与定量蒸馏水混合并搅拌,使酵母细胞活化;
②配制饱和氯化钙溶液:将氯化钙溶解在定量蒸馏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饱和氯化钙溶液;
③配制海藻酸钠溶液:在定量的海藻酸钠中加入定量的蒸馏水,用大火加热,使其迅速溶解,配制成溶液;
④海藻酸钠溶液和酵母细胞混合:将活化的酵母细胞迅速加入到刚配制成的海藻酸钠溶液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⑤固定化酵母细胞:用注射器以恒定的速度缓慢地将海藻酸钠和酵母细胞混合液滴加到配制好的饱和氯化钙溶液中,观察凝胶珠形成.
(1)请你改正其中两处错误的操作:第一处是中应用小火或间断加热使海藻酸钠溶解;第二是中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常温再加入酵母细胞.
(2)刚形成的凝胶珠要在饱和氯化钙溶液中浸泡30min左右,目的是让凝胶珠形成稳定的结构.
(3)如果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则说明海藻酸钠浓度过低 (过低/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的能量最多,因为前面两个阶段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气反应,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
B.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可通过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和二氧化碳来获得能量
C.葡萄糖在线粒体内必须经分解成丙酮酸才能被分解成为CO2和H2O利用
D.马铃薯的块茎、玉米以的胚及甜菜在无氧条件下可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并释放少量能量供其生命活动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示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视野,请据图回答:
(1)视野中有一小块污物,下列对于判断污物来源无效的是C.
A.转动目镜      B.转动物镜
C.调节反光镜    D.移动玻片标本
(2)在换用高倍物镜观察前,要使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
左上方方向移动.转换高倍镜后,物像模糊不清,这时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3)若上皮细胞经过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染色,呈现绿色的核酸为DNA,呈现红色的核酸为RNA.
(4)若上皮细胞经过健那绿染色,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细胞中呈现蓝绿色的细胞器是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胰岛素分子有A、B两条链,A链有30个氨基酸,B链有21个氨基酸,胰岛素分子中的肽键数目是(  )
A.49B.48C.50D.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