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图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CO2缓冲液能维持装置内CO2浓度恒定),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定的单位时间内气体体积的变化量如图乙所示,图丙为叶肉细胞中有关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注:架设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不变).请据图回答:

(1)若将图甲中的CO2缓冲液换成1%的NaOH溶液,则植物幼苗叶绿体中产生NADPH的速率将下降(填“升高”或“下降”).
(2)对该植物叶片来说,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结合图丙写出,该植物叶肉细胞中气体的移动方向为(填字母)a、b、c、d.
(3)若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测得气体体积变化,现将温度适当升高(已知呼吸作用最适温度大于光合作用),图乙中的A点将向右(填“左”或“右”)移动,B点将向左下(填“左下”或“右下”)移动.
(4)为了避免无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对照组装置与实验组装置的区别是活的植物改为经消毒的死的植物.如果对照组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刻度管中的红色液滴向左移了5毫米,其原因可能为温度降低容器内气体收缩.

分析 据图分析:甲装置中,植物既进行呼吸作用也进行光合作用.当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时,氧气减少而二氧化碳增多,但多余的二氧化碳会被缓冲液吸收,所以气体总量减少;当呼吸作用强度小于光合作用强度时,氧气增多而二氧化碳减少,但缓冲液能维持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所以气体总量增加.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的高低在题中主要取决于光照强度.图乙表示光照强度对容器内气体总量的影响曲线;丙图中a、f、c表示O2,b、d、e表示CO2

解答 解:(1)将图甲中的CO2缓冲液换成1%的NaOH溶液,容器内的二氧化碳全部被氢氧化钠吸收,导致光合作用减弱,则植物幼苗叶绿体中产生NADPH的速率将下降.
(2)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气体总量增加,说明呼吸作用强度小于光合作用强度,此时光合作用除了要利用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之外,还要从外面吸收一部分二氧化碳;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除了提供给呼吸作用之外,还有一部分能释放出去.丙图中右为线粒体,左为叶绿体,可知箭头a、b、c、d是存在的.
(3)图乙是在最适温度下测得气体体积变化,将温度适当升高(已知呼吸作用最适温度大于光合作用),呼吸速率增大,光补偿点A增大,图乙中的A点将向右移动,温度升高,超过其最适光合温度,光合速率下降,光饱和点B点变小,向左下方移动.
(4)为防止叶片中微生物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可用一株消毒的死的植物进行对照;而对照组的变化可能是因为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温度导致气体的膨胀或缩小等等.如果对照组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刻度管中的红色液滴向左移了5毫米,其原因可能为实验过程中温度降低导致容器内气体收缩造成的液滴左移.
故答案为:
(1)下降
(2)a、b、c、d 
(3)右   左下
(4)活的植物改为经消毒的死的植物   温度降低容器内气体收缩

点评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读图识图的能力,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科研小组在同一个大棚中以某桃树为实验材料,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变化曲线.CK组:自然光照(相对透光率为100%);T1组:一层黑色遮阳网(相对透光率为30.0%);T2组:两层黑色遮阳网(相对透光率为10.5%).实验期间分别于11时和15时打开和关闭通风口.分析回答:

(1)在8时~10时的实验过程中,若去除遮光物,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减少.在10时~11时的时间段内,限制各组光合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
(2)CK组、T1组、T2组的净光合速率分别于12时、13时、14时又开始下降的原因可能是棚内温度升高,引起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光合速率下降.
(3)若要证明(2)中推测成立,还需要测量细胞间隙CO2浓度和田间CO2浓度.只有当细胞间隙CO2浓度变化趋势下降(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同时细胞间隙CO2浓度与田间CO2浓度的比值下降(填“上升”、“下降”或“不变”)时,才可证明上述推测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如图为人体组织局部示意图(②③④⑤属于人体体液的一部分),根据所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注: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
(1)②为细胞内液,④为组织液.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抱的方式是自由扩散;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6层生物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②利用,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④与⑤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⑤中蛋白质含量较高.
(4)如果图中组织来自肝脏,那么饥饿状态下血液流经该组织之后,血糖变化为升高,原因是肝糖原分解进入血液引起血糖升高. 
(5)⑤中的化学组成中有HCO3-、HPO42-等物质,它们对于维持内环境PH(酸碱度)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是某生物局部细胞结构和部分细胞代谢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该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有氧呼吸释放能量最多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内O2/CO2的比值比细胞质基质低(高、低).
(2)若该细胞是酵母菌细胞,其无氧呼吸的产物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测,颜色变化是由橙色变为灰绿色
(3)在结构上,乳酸菌与该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图1为卡尔文循环示意图.图2为某研究小组测定密闭温室内CO2浓度变化结果.(该研究选择的实验材料和条件:①选择水稻幼苗为实验材料;②设置15℃恒温为实验温度(假定此温度下呼吸速率保持稳定);③实验连续持续两昼夜,白天为自然光照.)

请回答:
(1)在有光条件下,水稻吸收的CO2与RuBP结合形成六碳分子,再转变为3-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接受来自NADPH的氢和ATP的磷酸基团,而形成三碳糖,该三碳糖由C、H、O、P(填元素符号)组成.
(2)a点水稻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3)与b点相比,d点的光合速率较低(“较高”、“较低”、“相等”).c点对应的条件下,若适当增加温室内CO2浓度(其他环境因素不变)光合速率不变(“增加”、“减少”、“不变”).
(4)在48小时的实验过程中,水稻体内的有机物总量增加(“增加”、“减少”、“不变”).实验过程的前24小时的平均光照强度<(“>”、“<”、“=”)后24小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功能和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核是mRNA合成和加工的场所
B.线粒体含有呼吸酶,可催化葡萄糖氧化分解
C.当细胞内外存在浓度差时,细胞就会发生质壁分离或复原
D.细胞生长使物质交换效率增强,细胞凋亡是基因表达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二上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线性DNA分子含有5000个碱基对(bp),先用限制酶a切割,再把得到的产物用限制酶b切割,得到的DNA片段大小如下表,限制酶a和b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酶a切割产物(bp)

酶b再次切割产物(bp)

2100 1400

1000 500

1900 200 800

600 1000 500

A.在该DNA分子中,酶a与酶b的识别序列分别有3个和2个

B.酶a与酶b切出的黏性末端不能相互连接

C.酶a与酶b切断的化学键不相同

D.用酶a切割与该线性DNA碱基序列相同的质粒,得到4种切割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成年人从25 ℃环境来到10 ℃环境中,体温维持正常,其散热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段的散热量少于产热量

B.b~c段散热加快是由于汗液分泌增加

C.c~d段皮肤血管逐渐舒张

D.d~e段的产热速率大于a~b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文登第一中学高一暑期补习效果检测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某种生物进行化学分析,得知含水、蛋白质、DNA、RNA,由此可以判断该生物不是( )

A.小麦 B.家兔

C.病毒 D.细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