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对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B.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C.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
D.基因突变对生物大多是有利的
【答案】D
【解析】
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
A、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病毒、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能发生基因突变,A正确;
B、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发生的机会很小,高等生物的基因突变频率为10-8~10-5,细菌的基因突变频率为10-10~10-4,说明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B正确;
C、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可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突变的方向与环境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C正确;
D、基因突变大多有害,少数对生物生存有利,D错误。
故选D。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
(1)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如果视野较暗,可转动反光镜使用________面镜。
(2)检验梨汁中是否含有还原糖,应选用的检测试剂是________。
(3)在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加入SiO2的作用是________。
(4)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的______区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5)为了估算一片草地中蒲公英的数量,最常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_取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人体后,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阻止内环境中病毒的扩散
B.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机体后,只有T细胞细胞周期变短
C.同种病毒再次侵入人体后,记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清除病毒
D.第三道防线中的淋巴细胞、红细胞、吞噬细胞可发挥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B.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C.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通过相互选择而共同进化
D.生物多样性越高,对环境的压力越大,生态系统稳定性越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细胞内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内环境中Na+、K+浓度相对稳定可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葡萄糖氧化分解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植物细胞结构及吸水和失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B.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无选择透过性
C.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液泡膜
D.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玉米的高秆、易倒伏(A)对矮秆、抗倒伏(a)为显性,抗病(B)对易感病(b)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利用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AABB)和乙(aabb),培养aaBB品种有下面两种方法:
方法一(杂交育种):玉米品种甲(AABB)×乙(aabb)→F1→F1自交→F2人工选择(汰劣留良)→自交→F3→人工选择→自交……→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种aaBB。
方法二(单倍体育种):玉米品种甲(AABB)×乙(aabb)→F1→___________。
(1)请补充完方法二的流程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育种原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杂交育种流程图中的“人工选择和自交”环节为什么是从F2代开始?______。单倍体育种与杂交育种相比其优点是能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般不采用诱变育种的方法由玉米品种甲(AABB)和乙(aabb)来培育aaBB品种,原因是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下列几种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酵母菌 ②乳酸菌 ③硝化细菌 ④蓝藻 ⑤烟草花叶病毒
A.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①②③是分解者,④是生产者
B.从同化作用类型看,②是厌氧型,③④是需氧型
C.从异化作用类型看,①②是异养型,③④是自养型
D.从结构和成分看,①具有成形的细胞核,⑤的遗传物质中不含胸腺嘧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物小组考查一农田生态系统中水稻从播种到稻秆还田的全过程。在稻田分蘖期间,农民拔草、治虫;然后排水进行晒田(亦称“烤田”);稻谷收获之后,有不少农民在田里焚烧稻秆。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农民拔草、治虫可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较多地流向水稻
B.水稻的分蘖、成熟等过程受多种植物激素的共同调节
C.晒田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
D.焚烧稻秆可促进物质循环,实现能量高效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