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关于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现在最流行的是β淀粉样蛋白(Aβ)假说.该假说认为由于Aβ“漏出”神经细胞,会引起周围的神经细胞膜和线粒体膜的损伤,神经纤维缠结.
(1)由题意可知,Aβ可通过胞吐的方式“漏出”神经细胞,会引起周围的神经细胞突触小体中乙酰胆碱的(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量变少(变少、不变、变多),从而使AD病患者表现出记忆障碍.
(2)AD病患者伴有神经纤维缠结这一异常细胞状态,会影响到兴奋的传导.若缠结点在图中的b(填“a”、“b”或“c”)处时,刺激产生的兴奋不会引起d处电位的变化.

(3)AD病患者会出现大量记忆性神经元数目减少的现象,据研究是由于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引起的,这是非特异性免疫(填“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执行功能的结果.
(4)向患者体内注射抗Aβ的抗体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注射Aβ的抗体可与Aβ结合,降低Aβ对神经细胞膜和线粒体膜的破坏性.

分析 1、根据题意分析可知:AD病人的神经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后,会损伤周围的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和线粒体膜,导致神经细胞受损,不能正常传导兴奋而发病.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方式传导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此突触部位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

解答 解:(1)β淀粉样蛋白(Aβ)分泌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吐,由于病变个体中Aβ的沉积使突触小体中线粒体损伤,细胞提供的能量减少,引起乙酰胆碱(一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量变少,导致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速率减慢病人表现出记忆障碍.
(2)缠结点在图中的b处时,会使b神经细胞膜和线粒体膜的损伤,所以在a处刺激,兴奋不能由a→b→d,又因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兴奋也不能从a→c→d.
(3)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为非特异性免疫.
(4)抗体具有特异性,即一定的抗体能够与一定的抗原相结合,向患者体内注射抗Aβ的抗体,所注射得Aβ的抗体可与Aβ结合,从而降低Aβ对神经细胞膜和线粒体膜的破坏性,这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方法之一.
故答案为:
(1)胞吐的    变少    
(2)b       
(3)非特异性免疫
(4)注射Aβ的抗体可与Aβ结合,降低Aβ对神经细胞膜和线粒体膜的破坏性

点评 本题以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痴呆”)为题材,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考生识记神经调节的过程,通过阅读题干信息明确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南阳方城一中五校联考高一上12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间的识别与①有密切的关系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②的帮助,属于协助扩散

C.大多数②不可以运动,但③可以运动

D.a一定需要ATP,b过程不需要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实验小组探究光照强度对白菜幼苗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装置如图1,单一光源从正前方照射,分别设置实验装置与光源的距离为10cm、20cm和30cm,一定温度下进行实验,结果如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中间玻璃瓶应略靠后,使3个瓶呈弧形摆放,其目的是保证玻璃瓶受到的光照强度相同,自来水以一定速度灌至透明水槽是为了保证玻璃瓶内温度的相对稳定.
(2)有同学指出,距离光源20cm的曲线840s-960s(填时间段)走势可能存在错误,依据光合作用原理分析,原因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玻璃瓶内CO2浓度越来越低,光合速率越来越慢,840s-960s段不应上升.
(3)如果玻璃瓶底部是H218O,瓶中检测到部分C18O2的原因是H218O参与有氧呼吸产生C18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两个问题:
Ⅰ.科学家在黑暗时,把叶绿素基粒放在pH=4的溶液中,让基粒类囊体膜腔的pH下降至4,然后将基粒移入pH=8并含有ADP和Pi的缓冲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有ATP产生.该实验结果表明,基粒类囊体合成ATP的原因是膜内外存在氢离子浓度差.据此推测叶绿体在自然状态下产生ATP的过程中,光能的作用是使水分解产生氢离子,使类囊体内外之间产生氢离子浓度差.
Ⅱ.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实验过程中温度适宜,氧气、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忽略不计):
步骤一:摘取生长旺盛的菠菜叶,在叶片上用打孔器打出直径为1厘米的小叶圆片30片.
步骤二:用适当方法使小圆形叶片内部的气体全部逸出,放入黑暗处盛有蒸馏水的烧杯待用,此时叶片全部沉在水底;
步骤三:取三个小烧杯,分别倒入20mL二氧化碳缓冲液(维持实验过程中的二氧化碳的相对稳定),然后各放入10片小圆形叶片;
步骤四:分别对这3个实验装置进行强、中、弱三种光照.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请回答:
(1)本实验的因变量是单位时间内叶圆片上浮的数量,即净光合速率.
(2)将步骤二中烧杯置于光照强度等均适宜的条件下,结果发现小圆形叶片仍然全部沉在水底,其原因是
缺少CO2,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氧气.
(3)实验过程中叶圆片上浮的原因是光合强于呼吸,有净的氧气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为人类一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B为显性基因,b为隐性基因),请据图回答:
(1)该遗传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 性基因控制的.
(2)4号和6号的基因型分别是XbY和XBXb
(3)8号的色盲基因来自1号和7号.
(4)6号和7号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患该病的几率为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一种微小囊泡,其中可含有蛋白质、mRNA、DNA片段等生物活性物质.科研人员对外泌体在乳腺癌细胞间耐药信息的传递方式进行了相关研究.
(1)获得乳腺癌细胞阿霉素耐药株MA,并提取其外泌体AE,将AE与乳腺癌细胞阿霉素敏感株M共培养12h,测定阿霉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①可利用荧光标记或同位素示踪技术示踪AE的去向.
②AE可以被M细胞摄取,此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③比较三组实验结果,初步说明AE可向M传递耐药信息,一定程度提高了M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
(2)研究发现多耐药基因(MDR)表达产物是P-gp,该蛋白有ATP依赖性载体蛋白活性,可将药物(阿霉素)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转运至细胞外,使细胞具有耐药性.
(3)检测发现M+AE共培养后的M株P-gp表达量提高,为探究其原因,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已知P-gp半衰期(降解50%所需要的时间)约为14~17h.
实验结果否定了外泌体仅通过携带P-gp的方式传递耐药信息,判断依据是P-gp半衰期为14~17h,72h时AE携带的P-gp几乎完全降解,但M+AE组的P-gp仍显著高于M组.推测可能的其他方式是外泌体通过携带MDR的mRNA的方式传递耐药信息.
(4)下列关于外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BC.
A.可参与细胞间通讯    B.可实现基因跨细胞表达     C.可望成为药物载体    D.不能存在于细胞内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科研人员将癌细胞从含有氨基酸X培养液中转移到不含氨基酸X的培养液中,发现细胞的分裂速度减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氨基酸X进入癌细胞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B.癌细胞内蛋白质合成不需要氨基酸X
C.缺乏氨基酸X可延长癌细胞的细胞周期
D.癌细胞中DNA含量多于正常的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对生物的生命活动有消极意义
B.细胞衰老表现为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减小
C.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
D.细胞癌变导致细胞粘连性降低,易分散转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浆细胞中的细胞质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B.蓝藻细胞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的有氧呼吸
C.原核细胞中不存在端粒,真核细胞中不存在质粒
D.吞噬细胞溶酶体可合成、储存各种水解酶,可分解侵入细胞的多种病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