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有关克隆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可用灭活的病毒、聚乙二醇(PEG)等
B.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常用幼龄动物为材料
C.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要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去除细胞壁
D.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需用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培养杂种体细胞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中的A图表示温度对植物吸收钾离子和铵根离子的影响;B图表示氧分压对大麦根吸收钾离子和铵根离子的影响。请据图分析回答:
(1)A图表明,温度在35℃以下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根吸收两种离子的量都_____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从而导致呼吸作用上升,为___________过程提供的能量增加。
(2)B图表明,当氧分压增高时,根吸收离子的量___________,同时,细胞中的糖浓度___________,此时糖的主要作用是作为___________,为离子的主动运输提供能量。
(3)植物吸收钾离子和铵根离子与温度、氧分压有关,从本质上看,是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与植物的
___________(填生理过程)密切相关。
(4)即便是温度和氧分压等条件相同时,根细胞对钾离子和铵根离子的吸收量还是不同,这种吸收量上的差异与细胞膜上___________有关。
(5)有些植物长期水淹后会烂根的原因:无氧呼吸产生的___________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 )
A.糖脂 B.糖蛋白 C.磷脂 D.脂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的RNA在宿主细胞内不能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依据中心法则(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只有依靠宿主细胞的酶才能完成④过程
B.侵染细胞时,病毒中的蛋白质不会进入宿主细胞
C.通过逆转录形成的DNA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D.科学家可以研发特异性抑制①过程的药物来治疗艾滋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表示马铃薯块茎在气温多变的一天内气体的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 曲线ab段下降的原因是O2抑制了无氧呼吸
B. b点时马铃薯块茎细胞中产生CO2的场所可能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 bc段呼吸作用增强的唯一原因是O2浓度增加
D. a点时马铃薯块茎吸收O2的体积与放出CO2的体积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一个有正常叶舌的小麦纯系种子为材料,进行辐射处理.处理后将种子单独隔离种植,发现其中有两株(甲、乙)的后代分离出无叶舌突变株,且正常株与突变株的分离比例均接近3:1,这些叶舌突变型都能真实遗传.请回答:
(1)辐射处理正常叶舌的小麦纯系种子,其后代分离出无叶舌突变株,该育种方式是 . 该过程需要用到大量的种子,其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和稀有性.甲和乙的后代均出现3:1的分离比,表明辐射处理最可能导致甲、乙中各有(一、二或多)个基因发生突变.
(2)无叶舌突变基因在表达时,与基因启动部位结合的酶是 . 如图是正常叶舌基因中的部分碱基序列,其编码的蛋白质中部分氨基酸序列为“…甲硫氨酸一丝氨酸﹣谷氨酸一丙氨酸一天冬氨酸一酪氨酸…”(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丝氨酸的密码子是UCU、UCC、UCA、UCG,酪氨酸的密码子是UAC、UAU,终止密码子是UAA、UAG、UGA). 研究发现,某突变株的形成是由于该片段方框2处的C∥G替换成了 A∥T,结果导致基因表达时 .
(3)将甲株的后代种植在一起,让其随机传粉,只收获正常株上所结的种子,若每株的授粉率和结籽率相同,则其中无叶舌突变类型的比例为 .
(4)现要研究甲、乙两株叶舌突变是发生在一对基因上,还是分别发生在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上,可选甲、乙后代的无叶舌突变株进行单株杂交,统计F1的表现型及比例进行判断:
①若 , 则甲乙两株叶舌突变是发生在一对基因上;
②若 , 则甲乙两株叶舌突变是发生在两对基因上。
请用遗传图解说明第②种情况.(基因符号用A/a,B/b表示,要求写出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 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 乙植株在e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
C. 曲线b-c 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
D. 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气孔无法关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转移至不同浓度(Ⅰ、Ⅱ、Ⅲ)的三种盐溶液中,结果如下图所示,这三种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是( )
A. Ⅰ>Ⅱ>Ⅲ
B. Ⅰ<Ⅲ<Ⅱ
C. Ⅰ<Ⅱ<Ⅲ
D. Ⅱ>Ⅰ>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