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科学家与其科学成就的对应关系,不相符的是(  )
A、孟德尔--发现了遗传三大定律
B、沃森、克里克--建立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C、摩尔根--基因在染色体上
D、格里菲思--首次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考点: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
专题:
分析:1、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运用假说演绎法得出两大遗传定律,即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3、沃森和克里克运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构成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4、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解答: 解:A、孟德尔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A错误;
B、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使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了分子水平,B正确;
C、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正确;
D、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首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AD.
点评: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探索历程,只要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围绕洗衣粉洗涤效果进行的研究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本研究的自变量只有温度
B、本研究的因变量可能是污渍残留量
C、两类洗衣粉的最佳使用温度不同
D、温度超过t2后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可能失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中a为大脑皮层,b为骨骼肌,c为肾上腺
B、人体的主要散热器官是骨骼肌
C、人体在寒冷环境中起“鸡皮疙瘩”与骨骼肌有关,“打寒颤”与立毛肌有关
D、图中a应为下丘脑,这是体温调节中枢,但人体的冷觉与热觉应形成于大脑皮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酶的几种固定方式示意图,其所采用的固定方法依次是(  )
A、载体结合法、交联法、包埋法
B、交联法、载体结合法、包埋法
C、包埋法、载体结合法、交联法
D、包埋法、交联法、载体结合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呼吸跃变型果实在成熟过程中,抗氰呼吸加强,与下列哪种物质密切相关(  )
A、酚类化合物B、糖类化合物
C、赤霉素D、乙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区别于无氧呼吸,细胞有氧呼吸特有的分解产物是(  )
A、二氧化碳B、酒精C、水D、乳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几个著名经典实验中,在实验设计思路中最关键的是(  )
A、要用同位素标记DNA和蛋白质
B、要分离DNA和RNA
C、要得到噬菌体和肺炎双球菌
D、要分离DNA和蛋白质,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植物器官在不同氧气浓度下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M点表示植物组织释放的CO2较多,这些CO2
 
的产物.
(2)在0%<氧的浓度<10%时,该器官的细胞呼吸方式是
 

(3)上线与下线相交于P点,对于N、P点,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双选)
A.P点时,植物既进行无氧呼吸,又进行有氧呼吸
B.P点时,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此时无氧呼吸被完全抑制
C.N点时,无氧呼吸强度最弱
D.N点时,植物呼吸强度最弱
(4)由上分析,保存水果、蔬菜应
 

A.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10%    B.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5%
C.不让空气流通,抑制有氧呼吸          D.保持通风良好,抑制无氧呼吸
(5)阴影部分的生物学含义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蝙蝠蛾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被虫草属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充满虫体而变为菌核使虫体内部组织破坏仅残留表皮,真菌与幼虫的关系属于(  )
A、共生B、寄生C、竞争D、捕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