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和吸烟的影响,人类肺癌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取人的肺癌细胞免疫过的小鼠以制备能和人的肺癌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人类肺癌的免疫检测,其制备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获得人的肺癌细胞免疫过的小鼠,需要将______________注射到小鼠体内。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该过程中可加入化学物质_____________促进细胞的融合。
(2)①过程使用的培养基为牛血清-HAT选择培养基,与人工配制的培养基相比,利用血清培养动物细胞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AT选择培养基上的各种细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都会死亡,从而筛选出所需的细胞。②过程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阶段,并进行多次筛选,最终才能获得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3)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后,还要将该杂交瘤细胞产生的特异性抗体与人的正常肺部细胞混合培养,其目的是筛选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肺癌的优点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人的肺癌细胞 细胞膜的流动性 聚乙二醇(或PEG) 血清中含有细胞所需的一些人类未知的营养物质 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或未融合的B淋巴细胞、未融合的骨髓瘤细胞、B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细胞、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细胞) 克隆化培养和专一抗体检测 能结合肺癌细胞,而不与正常肺部细胞结合的单克隆抗体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解析】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是:对小动物注射抗原,从该动物的脾脏中获取效应B细胞,将效应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出能产生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克隆化培养杂交瘤细胞(体内培养和体外培养),最后获取单克隆抗体。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有:物理法(离心、振动)、化学法(聚乙二醇)、生物法(灭活的病毒)。
(1)为获得人的肺癌细胞免疫过的小鼠,需要将人的肺癌细胞当作抗原注射到小鼠体内。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的化学方法是加入化学物质聚乙二醇(或PEG)。
(2)①与人工配制的培养基相比,血清中含有细胞所需的一些人类未知的营养物质;HAT选择培养基中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或未融合的B淋巴细胞、未融合的骨髓瘤细胞、B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细胞、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细胞)细胞都会死亡,从而筛选出所需的细胞。
②过程要经过克隆化培养和专一抗体检测两个阶段,并进行多次筛选,最终才能获得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3)为筛选出能结合肺癌细胞,而不与正常肺部细胞结合的单克隆抗体,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后,还要将该杂交瘤细胞产生的特异性抗体与人的正常肺部细胞混合培养;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沙枣在不同浓度Na2SO4胁迫下的相关生长特性(四组Na2SO4浓度依次为:0 mmol/L、60 mmol/L、120mmol/L、180 mmol/L)。回答下列问题:
(1)沙枣净光合速率____(用文字表达式);其净光合速率变化程度随Na2SO4胁迫加剧而____(填“加剧”或“减弱”)。
(2)Na2SO4胁迫的关键____(填“是”或“不是”)影响光反应所需的水分,理由是____。水分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被利用的最终场所及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
(3)试分析沙枣叶肉细胞胞间CO2浓度降低的原因____。此时叶绿体基质中C5含量的变化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H7N9病毒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1)过程③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小鼠体内注射抗原蛋白,使小鼠产生______________免疫。从小鼠体内分离的细胞Ⅰ是______________,细胞Ⅱ应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外培养细胞Ⅱ,首先应保证其处于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其次需要提供充足的营养、适宜的温度和气体环境等。
(4)对于转基因成功的细胞Ⅱ还要进行克隆化培养和_____________检测。
(5)若要预防H7N9禽流感,可用图中的_____________作为疫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研人员对浙江太公山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林内繁殖季节时鹭类中的组成和筑巢高度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表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筑巢高度/m | 池鹭/只 | 白鹭/只 | 夜鹭/只 | 牛背鹭/只 | 鹭鸟总数/只 |
6~8 | 6 | 6 | 8 | 0 | 20 |
8~10 | 52 | 6 | 6 | 2 | 66 |
10~12 | 14 | 4 | 4 | 2 | 24 |
12~14 | 10 | 22 | 4 | 0 | 36 |
(1)表中数据显示,该森林群落鹭类的优势种是_______________。调查该区域某鹭类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表中数据的获得是科研人员在林内从山脚到山顶__________________(填“随机”或“在密度大的地方”)选取9块(10m×10m)样方,逐个调查、统计并记录得出的。
(2)当不同鹭类利用同一资源时,会发生生态位的重叠。本次的调查结果显示,白鹭与夜鹭的生态位重叠程度最大,然而,白鹭主要在白天飞向西南方向活动、觅食,而夜鹭主要在傍晚飞向西北方向活动、觅食。由于这两种鹭鸟在觅食时间和方向上的改变,错开了取食相同食物资源的______________,可以使之得到较为均衡的资源利用,二者之间_____________关系趋于缓和,从而实现共存,这是进化过程中这两种鹭鸟对环境适应的必然结果。
(3)有人研究该生态系统中食草虫个体存活数与发育期的关系,结果如图1。从中可推如食草虫死亡率最大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参照图2可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各营养级的顺序是不可逆的,这是长期__________的结果。图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人员分别对未做处理、去除顶端和去除顶端后添加生长素(IAA)的豌豆苗中赤霉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去除顶端的豌豆苗中生长素水平比未处理组低
B.外施生长素可代替顶端提高豌豆苗赤霉素水平
C.实验结果说明生长素通过赤霉素发挥促进生长作用
D.实验结果说明一种激素的合成可能受其他激素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抗生素滥用导致细菌耐药性日益增长,抗菌肽作为一种新型抗生素替代药物,近年来得到了极大关注。
(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一种毒性较强的细菌,因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也被称为“超级细菌”。MRSA入侵人体后,首先被______________处理,暴露其表面的抗原,这些抗原能引起______________细胞产生相应抗体。
(2)科研人员进行了一系列关于抗菌肽对小鼠抗MRSA免疫作用影响的研究。
①将60只健康小鼠随机分为2组,A组先注射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再注射MRSA,B组先注射_______,一段时间后再注射____________。
每组选用30只小鼠的目的是___________。统计注射24h后小鼠腹腔冲洗液中MRSA的数量,结果如上图,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
②研究人员又进行了C、D两组实验,并统计了A~D组小鼠腹腔中性粒细胞(一种免疫细胞)的数量(结果见下图),并据此推测抗菌肽在MRSA的刺激下能募集更多的中性粒细胞抵达感染部位,从而加强小鼠的抵抗力。作出此推测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③为确定抗菌肽的功效必须依赖于中性粒细胞,科研人员进行了进一步实验,对于实验组小鼠应选择的操作依次为: __________ (选择并排序)。
a.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b.腹腔注射抗菌肽
c.腹腔注射MRSA
d.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诱导形成中性粒细胞缺陷小鼠
e.检测腹腔冲洗液中的中性粒细胞数量
f.检测腹腔冲洗液中的MRSA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020年2月,东非地区发生25年来最严重蝗灾,民众深陷缺粮窘境,治蝗问题备受关注。某地区曾做过一项实验,将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结果仅需2 000只鸭就能把4000亩地里的蝗虫进行有效控制。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实验还建立了如下图所示的两个模型甲、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响该地区蝗虫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B.曲线甲变化反映了鸭和蝗虫间存在的正反馈调节机制,蝗虫K值为N2
C.乙图AB时间段,若蝗虫每天增加3%,并呈“J”型增长,最初有N0只,则t天后种群数量为N0×0.03t只
D.若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蝗虫防治蝗灾,属于化学防治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912年,法国化学家格利雅(Victor Grignard)因发展了有机镁试剂(也称为格式试剂,简写为RMgX)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其反应机理是带有负电性的烃基与带有正电性的基团结合,从而发生取代或者加成反应,下列反应有机产物不合理的是( )
A.RMgBr+H2OROHB.RMgBr+R’BrR—R’
C.RMgBr+CO2RCOOHD.RMgBr+RCH2CH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
①将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制备CH3—CH═CH2
②乙酰水扬酸与适量NaOH溶液反应制备
③从煤焦油中分离出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物的过程为化学变化
④实验时手指不小心沾上苯酚,立即用70o以上的热水清洗
A.都不正确B.只有①③正确C.只有②④正确D.都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