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可促进④、⑥、⑦过程 | |
B. |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②、③过程,也能影响⑥、⑦过程,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 |
C. | ②、⑤、⑥过程可以发生在肌肉、肝脏细胞中 | |
D. | 当身体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胰高血糖素的含量降低 |
分析 1、血糖的来源: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元的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去向:血糖的氧化分解为CO2、H2O和能量、合成肝糖元、肌糖元 (肌糖元只能合成不能水解)、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
2、血糖平衡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分布在胰岛外围)提高血糖浓度,促进血糖来源;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分布在胰岛内)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血糖去路,减少血糖来源,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
3、分析题图:图示表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其中①②③表示血糖的三个来源;④表示血糖进入组织细胞;⑤⑥⑦表示血糖的三个去路.
解答 解:A、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即促进图中④、⑤、⑥、⑦过程,A正确;
B、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即促进图中②、③过程,B正确;
C、⑤表示糖类的氧化分解(细胞呼吸)、⑥表示糖原(肌糖原和肝糖原)合成过程,这两个过程都可以发生在肌肉、肝脏细胞中,但②糖原分解发生在肝脏细胞中,不能发生在肌肉细胞中,C错误;
D、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因此当身体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胰高血糖素的含量降低,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结合血糖来源和去路图解,考查人体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人体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及血糖调节的具体过程,掌握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具体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换用高倍物镜前,先向左下方移动装片至视野中央,再转换为高倍镜 | |
B. | 换用高倍物镜后,若视野模糊,调节细准焦螺旋:若视野变暗,换用凹面镜 | |
C. | 换用高倍物镜后,发现显微镜中的观察目标图象变大,分辨率升高 | |
D. | 换用高倍物镜后,工作距离变小,并且可能只观察到4个左右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序号 | 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现象 | 结论 | |
装置Ⅱ | 装置Ⅲ | ||
1 | a向左移 | b不移动 | 只进行有氧呼吸 |
2 | c不移动 | d向右移 | 只进行无氧呼吸 |
3 | e向左移 | f向右移 |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观察线粒体时,可用嫩而薄的藓类叶代替口腔上皮细胞 | |
B. | 观察有丝分裂实验中制作装片的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 |
C. | 制备纯净细胞膜时,可用鸡的红细胞代替猪的红细胞 | |
D. | 探究DNA和RNA的分布时,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需现用现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机体耗氧量增加和产热量减少 | |
B. |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 | |
C. | 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升高 | |
D. | 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 |
B. |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 |
C. | 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植物体再利用 | |
D. | 生产者一定是植物,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宁夏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使用性引诱剂能专一性杀害某种性别的昆虫从而降低其种群密度,这种方法属于( )
A.化学防治 B.机械防治 C.生物防治 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下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因为该细胞无细胞壁有中心体⑨,所以可以判定该细胞为动物细胞
B.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①和③,它们通过着丝点②相连
C.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④和⑦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D.在有丝分裂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