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图1:图中1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2是糖类和蛋白质构成的糖蛋白,与细胞的识别功能有关;3是蛋白质.由于糖蛋白存在于细胞膜的外表面,因此A表示细胞膜外,B表示细胞膜内侧.
分析图2:图中1是细胞膜,2是细胞壁,3是细胞质基质,4是叶绿体,5是高尔基体,6是核仁,7是核液,8是核膜,9是染色质,10是核孔,11是线粒体,12是内质网,13是核糖体,14是液泡.
解答 解:(1)分析图解可知,膜的结构模型是流动镶嵌模型.
(2)图中1表示磷脂双分子层,它构成膜的基本支架;2是糖蛋白(糖被),有细胞识别、保护、润滑、免疫等作用.
(3)3是蛋白质分子: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人体器官移植时,植入的器官常常被排异,引起这种反应与图中2糖蛋白(糖被)具有识别功能有关.
(4)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流动性是生物膜的结构特点,选择透过性是生物膜的功能特点,流动性是选择透过性的基础,选择透过性的物质基础是生物膜上的载体蛋白.
(5)图2细胞中含有2细胞壁、4叶绿体和14液泡,属于植物细胞.
(6)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没有4叶绿体.
(7)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
(8)结构5为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9)结构6是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13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故答案为:
(1)流动镶嵌模型
(2)磷脂和蛋白质 1 磷脂双分子层
(3)2 糖蛋白(糖被)
(4)一定的流动性
(5)植物 2、4、14
(6)4
(7)蛋白质 DNA
(8)高尔基体
(9)核糖体 6
点评 本题考查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以及组成细胞膜的各物质及作用、植物细胞中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同一时间栽培,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群落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 | |
B. | 沙丘上造林、沧海桑田等现象说明了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 |
C. | 池塘中的动物群落没有水平结构 | |
D. | 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第20~30年间种群以稳定的速率增长 | |
B. | 该种群在这30年间的增长符合“S”型增长模型 | |
C. | 第20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 | |
D. | 在这30年中,该种群数量最少的年份是第15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 | |
B. | 该细胞可产生3种基因型的配子 | |
C. | 基因a是姐妹染色单体间互换片段产生的 | |
D. | A与a、B与b同时分离进入不同的子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紫色 | B. | 蓝色 | C. | 红黄色 | D. | 橘黄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高二八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证明蛋白质和DNA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T2噬菌体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下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下列关于本实验及病毒、细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要加入32P标记的无机盐
B.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进行的实验,两组相互对照,都是实验组
C.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D.实验中B(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则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