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B. 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但Ⅰ、Ⅱ桶小球总数可不等
C. 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自由组合定律中遗传因子自由组合的过程
D. 甲、乙各重复1000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I、Ⅱ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一对等位基因D和d,说明甲同学模拟的是基因分离规律实验;Ⅲ、Ⅳ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说明乙同学模拟的是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实验。
甲同学的实验模拟了遗传因子(D、d)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A正确;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但生物的雌雄配子数量不一定相同,一般雄性多于雌性,所以每只小桶内小球的总数不一定要相等,B正确;Ⅲ桶中的遗传因子是A、a,而Ⅳ桶的遗传因子是B、b,两者属于非等位基因,所以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C正确。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其中Dd概率约为1/2,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其中AB组合的概率约1/2×1/2=1/4,D错误。故选D。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医药生产中,常用邻羟基苯甲酸(水杨酸)和乙酸酐在甲苯中加热到70℃~80℃合成阿司匹林,这一反应如下式所示:
++CH3COOH
水杨酸 乙酸酐 阿司匹林 乙酸
阿司匹林常用作解热、镇痛,治疗感冒、头疼、肌肉痛、神经痛等疗状的药物,它微溶于水,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水解,生成水杨酸和醋酸。
(1)试写出阿司匹林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
(2)试写出阿司匹林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玉米的甜味和非甜味为一对相对性状。有人将纯合甜味和纯合非甜味玉米间行种植,如图所示,且雌蕊接受同株和异株花粉的机会相等,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请通过分析各行玉米的种子性状,判断甜味和非甜味的显隐性关系:
①若A、C行的植株种子是______,B、D行的植株种子是_________,则甜味是显性。
②若A、C行的植株种子是_________,B、D行的植株种子是____,则非甜味是显性。
(2)若非甜味是显性,现将B行植株的种子发育成的新个体(F1)进行随机交配,则所得种子的甜味与非甜味比例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微生物群体生长曲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调整期是大量合成诱导酶的阶段,代谢活跃
B. 衰亡细胞形态多样,死亡速率超过繁殖速率,菌体逐渐解体,释放出代谢产物
C. 调整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共同构成了菌种的“S”型生长曲线
D. 稳定期种内斗争趋于激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
C.单倍体生物体细胞中不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D.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唯一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R)是一种抑癌基因,杂合子(Rr)仍具有抑癌功能。杂合子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旦体细胞的杂合性丢失形成纯合子(rr)或半合子(r)就会失去抑癌的功能而导致恶性转化。下图为视网膜母细胞增殖过程中杂合性丢失的可能机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1是由减数分裂导致含R的染色体移到另一个细胞中所形成的半合子(r)
B. 2可能是由分裂时染色体分离不正常而导致纯合子(rr)的产生
C. 1、2、3、4的变异都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出来
D. 1、2、3、4的变异有的对身体有利,有的对身体不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理学家对某动物的代谢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 环境温度为t3时,该动物体内酶的活性最低,代谢最慢
B. 动物体内的CO2大部分产生于线粒体,少部分来自细胞质基质
C. 环境温度由t1升至t3的过程中,该动物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D. 切除下丘脑后,将该动物从40℃移至10℃环境时C02产生量的变化量不明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北方每年在小麦丰收的季节,焚烧秸秆火焰四起,烟雾弥漫,不但导致严重的雾霾而且造成资源的浪费。科学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努力寻找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他们做了如下实验,据图回答:
(1)根据甲图,选择培养纤维素分解菌要用__________________。为了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常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__。为了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常用方法除稀释涂布平板法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2)乙图是培养出的单菌落示意图,最适合分解秸秆的两个菌落是_____________(填数字),纤维素分解菌将纤维素最终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培养基上菌落数较少,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长期保存该微生物,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