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果蝇的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摩尔根在研究果蝇白眼性状的遗传规律时,将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进行杂交,得到了图1的结果:

(1)图1结果初步说明,白眼的性状与性别相关联,白眼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2)图2是果蝇一对性染色体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的实验现象能否确定红、白眼基因的位置?否(填“能”或“否”).
(3)现有一个果蝇群体,雌、雄个体中均有红、白眼,且都为纯合子,请设计一次杂交实验,进一步确定(2)中你的判断:
选择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进行杂交,观察F1的表现型及比例.
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无论♂、♀全为红眼,则说明红、白眼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Ⅰ区段;
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全为白眼、♀全为红眼,则说明红、白眼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Ⅱ区段.

分析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
2、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总是与性别相关联,叫伴性遗传,伴性遗传也遵循分离定律,是分离定律的特殊形式;由题图1可知,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子一代都表现为红眼,因此红眼对白眼是显性性状,子一代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子二代雌果蝇都表现为红眼,雄果蝇既有红眼、也有白眼,说明果蝇的眼色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属于伴性遗传,控制颜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解答 解:(1)由图1子二代可知,白眼性状与性别相关联,白眼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2)如果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型位于Ⅱ上,亲本基因型是XAXA×XaY,子一代的基因型是XAXa、XAY,子二代的基因型是XAXA、XAXa、XAY、XaY,比例是1:1:1:1,子二代雌果蝇都是红眼,雄果蝇白眼:红眼=1:1,符合遗传图解;
如果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Ⅰ)上,亲本基因型是XAXA×XaYa,子一代的基因型是XAXa、XAYa,子二代的基因型是XAXA、XAXa、XAYa、XaYa,比例是1:1:1:1,子二代雌果蝇都是红眼,雄果蝇白眼:红眼=1:1,符合遗传图解,因此根据图1的实验现象不能确定红、白眼基因的位置.
(3)如果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Ⅰ区段,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XaXa,纯合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是XAYA,二者杂交,后代此雄果蝇都是红眼;
如果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即Ⅱ上,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XaXa,纯合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是XAY,二者杂交,雌果蝇都是红眼,雄果蝇都是白眼,因此可以用白眼雌果蝇与纯合红眼雄果蝇杂交,观察雌雄果蝇的眼色进行判断.
故答案为:
(1)性别  性染色体
(2)否
(3)白眼    红眼
无论♂、♀全为红眼       红、白眼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Ⅰ区段
♂全为白眼、♀全为红眼   红、白眼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Ⅱ区段

点评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果蝇的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会通过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滚下推测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亲本的基因型及基因位置,学会应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设计遗传实验、预期实验结果、获取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研究者在一个果蝇纯系(全为纯合子)中发现了几只紫眼果蝇β(雌蝇、雄蝇都有),而它的兄弟姐妹都是红眼.
(1)让β与红眼果蝇杂交,发现无论正交还是反交,F1果蝇均表现为红眼,并且由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产生的F2果蝇眼色出现3:1的分离比,由此判断紫眼为常染色体上的单基因隐性突变.
(2)已知果蝇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两管果蝇,甲管全部是灰身果蝇,乙管果蝇既有灰身,又有黑身,已知甲乙两管的果蝇为亲代和子代的关系:关系1:乙管中“灰身×黑身”→甲管;关系2:甲管中“灰身×灰身”→乙管.现要通过对某一管的果蝇进行性别鉴定的方式来确定亲子关系.
①需对乙管(甲管、乙管)果蝇进行性别鉴定.
②若灰身为一种性别,黑身为另一种性别,则为关系1;若灰身和黑身均有雌雄,则为关系2;
(3)果蝇共有3对常染色体,编号为Ⅱ、Ⅲ、Ⅳ.红眼果蝇γ的4种突变性状分别由一种显性突变基因控制,并且突变基因纯合的胚胎不活,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突变基因位点之间不发生交换.
果蝇γ的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子代成体果蝇的基因型为AaCcSsTt,表明果蝇γ虽然是杂合子,但却可以稳定遗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是某一动物物种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请回答:
(l)图中的增长曲线是s形,表示K值的一点是d.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点是b.
(3)迁入种群第2年后,增长明显加快的原因主要是食物充足又无天敌.
(4)第8年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阻碍种群继续增长,环境因素主要有哪些:食物减少和天敌增加.美国白蛾已经悄然潜入北京地区成为一个严重的生物入侵事件.
(5)美国白蛾进入北京地区,种群可能呈现“J”型增长,这除了气候适宜,食物和空间充裕等因素以外,主要是因为没有它的天敌,它的大量爆发使北京地区原有物种的生存(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6)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小蜂--“白蛾周氏啮小蜂”,它拥有异常尖锐的产卵器,能刺透美国白蛾坚硬的蛹表皮,将卵产在美国白蛾的蛹内.这种小蜂与美国白蛾之间的关系是寄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颜色变化常作为生物实验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面是一些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其中正确的操作或想法是(  )
A.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III染液,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于是滴1-2滴50%的盐酸洗去浮色
B.取新鲜的菠菜叶片,加入少许SiO2和无水乙醇,研磨液呈黄绿色,于是判断是菠菜叶用量太少
C.在纸层析法分离绿叶中色素的结果中,蓝绿色带最宽,可判断为叶绿素a含量最多
D.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其细胞核呈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研究者采取“以蛛控虫,养螺灭草肥田”的主要措施,在某地实施了“稻-蛛-螺”的生态调控大田实验,与化学防治比较以研究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与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化防田相比,在稻田引入蜘蛛和螺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食物网或食物链)的复杂性,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通过负反馈调节有效控制虫害,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
(2)用样方法调查稻田杂草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目的是减小误差,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以研究“稻-蛛-螺”对土壤动物类群的影响.
(3)稻田实验期间,杂草和水稻之间构成竞争关系,杂草和害虫的种类与数量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个过程叫(群落的)演替(或次生演替).
(4)“养螺灭草肥田”是因为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将螺的粪便分解成无机物以促进水稻生长,其利用的能量属于第一营养级.
(5)研究表明“稻-蛛-螺”模式既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又能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产生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天涯若比邻”可用来比喻生物圈环境问题的特点
B.莴苣、茄子等种群的繁衍离不开生态系统信息的传递
C.焚烧秸杆能使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得到有效利用
D.建造人工防护林有助于保持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外来物种入侵会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水葫芦疯长是一个典型的实例.请回答:
(1)水葫芦与本地植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最可能是竞争.物种入侵影响了当地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2)生态系统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随着入侵年份的增加,这两方均受到影响,会导致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3)人们大面积打捞水萌芦来降低其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该方法属于机械防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为DNA分子的平面结构,虚线表示碱基间的氢键.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主链上看,两条单链反向平行;从碱基关系看,两条单链碱基互补配对.
(2)图中有4种碱基
(3)含有200个碱基的某DNA分子片段中碱基间的氢键共有260个.请回答:
①该DNA片段中共有腺嘌呤40个,C和G构成的碱基对共有60对.
②在DNA分子稳定性的比较中,G与C碱基对的比例越高,DNA分子稳定性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1994年,科研人员发现一株拟南芥突变株,由于NPR1基因突变,使其系统获得性抗性相关蛋白基因的应答性表达被彻底破坏,后来采用定位克隆技术从拟南芥中克隆到了NPR1基因,发现它的表达与植物抗细菌和真菌毒性提高有关.以NPR1基因作为目的基因可人工获得抗性植株.请回答:
(1)抗性相关蛋白基因的应答性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步骤.从野生拟南芥中分离出NPR1基因的mRNA后,以其为模板可逆转录出目的片段,然后用PCR技术可实现目的片段的克隆.与生物体内的DNA复制相比,PCR技术的特殊之处有离体条件、需要高温或高温酶(答出两项)等.
(2)由于DNA复制时,子链只能由5'向3'方向延伸,故利用PCR扩增NPR1基因时,可以从图1的A、B、C、D四种单链DNA片段中选取B和C作为引物.PCR扩增进行50个循环后,理论上可以产生约为250个DNA分子,将这些DNA分子与载体连接后储存在一个受体菌群中,这个受体菌群就叫做拟南芥的cDNA文库(或部分基因文库),扩增获得的目的基因与拟南芥细胞中该基因碱基序列不同(填“相同”或“不同”).

(3)将人工合成的NPR1基因导入普通植物之前,需要构建含有NPR1基因的基因表达载体.对NPR1基因片段和质粒(图2所示)进行酶切时,可选用限制酶的组合为HindⅢ和PstⅠ或EcoRⅠ和Pst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