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所示的家族中个别成员患有极为罕见的某种单基因遗传病。Ⅲ-5和Ⅲ-4结婚后育有一子,后来二人离婚,Ⅲ-5与Ⅲ-6再婚。
试分析:
(1)该家系所患遗传病的治病基因是位于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__性基因。
(2)Ⅴ-4是杂合体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Ⅴ-2和Ⅴ-3都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
(3)如果Ⅴ-2与Ⅴ-5结婚,那么他们第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如果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已经出生,并且已知是一个有病男孩,那么他们的第二个孩子是健康女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
(1)常 隐 (2)2/3 1/9 (3)1/6 3/8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女儿患病而父母正常,所以该遗传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Ⅴ-1患病,基因型为aa,所以Ⅳ-1和Ⅳ-2都是Aa,因此,Ⅴ-4的基因型为AA或Aa,为杂合体的概率2/3。Ⅴ-2和Ⅴ-3都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1/3=1/。由于Ⅳ-3患病,所以Ⅴ-5的基因型为Aa,因此Ⅴ-2与Ⅴ-5结婚,他们第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是2/3×1/4=1/6;如果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已经出生,并且已知是一个有病男孩,则Ⅴ-2肯定是Aa,所以他们的第二个孩子是健康女孩的概率是3/4×1/2=3/8。
考点:基因的分离定律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要求学生识记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运用基因分离定律分析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用下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测定果蝇幼虫的呼吸速率。实验开始时,打开软管夹,将装置放入25℃水浴中,10min后关闭软管夹,随后每隔5min记录一次
毛细管中液滴移动的位置,结果如下表所示:
(1)图中 X 处所用的化学药品是_____。10min后软管夹关闭,液滴将向_____方向移动。
(2)实验所用毛细管横截面积为1mm2,在20min~30min时氧气的平均吸收速率为__________mm3/min。
(3)该小组同学认为如将 X 换为清水,并将试管充入 N2即可测定果蝇幼虫厌氧呼吸
速率,你认为他们实验设计方案是否合理,并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同学认为应该增设对照实验,请利用此装置设置一对照实验: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取一植物形态、大小、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四张叶片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烧杯中的液体可以保证叶片所需的水与矿质元素的正常供应,气体的移动可以通过观察油滴的运动判断。(不考虑气体在水中的溶解与外界气压的变化和蒸腾作用的影响)
(1)适宜的光照下,装置A中油滴的移动情况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适宜的光照下短时间内装置B中油滴的移动情况是___ _______。放置一段时间后,装置中的O2消耗完,这时油滴的移动情况是__________,写出此时的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装置C中的油滴移动情况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否直接用C、D装置证明光合作用需要CO2,为什么?_____________。如果用B、C装置证明光合作用需要CO2,应该将叶片进行怎样的处理?________________。
(5)要测定叶片细胞呼吸的强度最好选择装置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在植物组织 培养过程中 ,激素的添加已成为一种常规的实验手段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已研究过的植物激素有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等。下表为某同学为研究激素的使用顺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请回答相关问题:
使用顺序 | 实验结果 |
先使用NAA, 后使用KT | 有利于细胞分裂,但细胞不分化 |
先使用KT, 后使用NAA | A |
同时使用 | 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玉米紫冠(A)对非紫冠(a)、非糯(B)对糯(b)、非甜(D)对甜质(d)有完全显性作用。以玉米紫冠非糯非甜为母本,非紫冠糯甜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得到F1代植株。对其自交和测交,得到8个自交穗和7个测交穗。F1自交和测交结果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请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紫冠非糯非甜 | 紫冠糯非甜 | 紫冠非糯甜 | 非紫冠非糯非甜 | 非紫冠糯非甜 | 非紫冠糯甜 | 合计(粒) |
F2代结果 | 1180 | 197 | 486 | 199 | 269 | 160 | 2491 |
F1测交结果 | 426 | 124 | 571 | 136 | 412 | 563 | 223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阅读有关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1985年Overton在研究各种未受精卵细胞的透性时,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透过细胞膜十分困难。
资料2:20世纪初,科学家们第一次将细胞膜从某种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它们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资料3:1925年科学家用丙酮从某种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细胞表面积的2倍。
资料4:19世纪30年代初,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细胞膜不可能是单纯磷脂分子构成,再通过实验进一步发现可能还有蛋白质,于是提出在磷脂双分子层内外两侧都有蛋白质分子覆盖的假说。
资料5: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按照“三明治”模型,科学家经过计算认为生物膜至少厚约15~20 nm。但电镜照片中,实际测得细胞膜的厚度为7~10 nm。
资料6: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等做了一系列相关融合实验。
(1)仅通过对资料1的分析,你能对膜结构提出什么样的假说?____________________。
(2)资料2、3中要获得纯净的细胞膜,最好选择哺乳动物的哪一类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资料3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4)资料4、5中,通过比较分析生物膜的计算厚度和实测厚度,科学家对膜结构模型提出了什么样的假说?____________________。
(5)资料6中,科学家最早是用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人细胞的膜蛋白,用绿色荧光染料标记小鼠细胞的膜蛋白,进行融合实验。刚融合时,融合细胞一半发绿色荧光,另一半发红色荧光。在37 ℃下经过40 min,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这一实验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
(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综合以上实验,并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基础上,提出了大多数人所接受的_ ___________________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与某种细菌(不含抗生素抗性基因)的DNA分子进行重组,并成功地在该细菌中得以表达(如下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过程①所示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是 。
(2)细菌是理想的受体细胞,这是因为它 。(2分)
(3)质粒A与目的基因结合时,首先需要用 酶将质粒切开“缺口”,然后用
酶将质粒与目的基因“缝合”起来。
(4)若将细菌B先接种在含有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能生长,说明该细菌中已经导入外源质粒,但不能说明外源质粒是否成功插入目的基因;若将细菌B再重新接种在含有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则说明细菌B中已经导入了插入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
(5)检测工程菌中的生长激素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和是否翻译出生长激素,可采用的技术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蛋白质是生命的主要体现者,这与其理化性质分子结构有直接联系,请分析回答:
用氨基酸自动分析测定几种肽化合物和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如下:
| 序号 | 化合物 | 氨基酸数目 |
多肽化合物 | ① | 催产素 | 9 |
② | 牛加压素 | 9 | |
③ | 血管舒缓素 | 9 | |
④ | 平滑肌舒张素 | 10 | |
⑤ | 猪促黑色素细胞激素 | 13 | |
⑥ | 人促黑色素细胞激素 | 22 | |
蛋白质 | ⑦ | 牛胰岛素 | 223 |
⑧ | 人胰岛素 | 51 | |
⑨ | 免疫球蛋白lgG | 660 | |
⑩ | 人血红蛋白 | 57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2014学年北京四中高三下期开学模拟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农作物秸秆在生产实践中具有多种用途。在特定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的催化下,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分解为葡萄糖,经发酵后形成乙醇,再加工即可制成燃料乙醇,减少了人类生活对石油资源的依赖。请分析回答:
(1)欲从土壤中分离获取上述特定微生物,可采用稀释涂布法或 法进行接种,所用培养基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目的是只允许能产生 的微生物生长,而其他微生物均不能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刚果红染料,若观察到 即可初步筛选到目的菌。
(2)某研究人员经上述培养获得了三种微生物(甲、乙、丙),现通过如下实验比较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纤维素酶的活性大小。
①将甲、乙、丙三种微生物经离心等方法处理后,制成酶浓度相同的纤维素酶提取液,取等体积的三种提取液分别与等量的纤维素悬浮液混合,在相同且适宜的pH和温度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
② 利用 试剂检测产物中的葡萄糖,并通过比较颜色深浅程度判断酶活性的大小。
③ 实验结果如下:
| 甲提取液 | 乙提取液 | 丙提取液 |
颜色深浅程度 | + | +++ | ++ |
注:“+”越多,颜色越深
由表分析,三种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活性不同,最可能的原因是 。其中产生酶活性最强的微生物是 。
(3)农作物秸秆除用于生产燃料乙醇外,还可用于培育蘑菇和生产沼气等。下图为某生态农场的部分结构模式图。
水稻、杂草在此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 。输入到鸭体内的能量除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外,还用于鸭自身的 等生命活动。在农业生产上,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连通可提高蔬菜产量,增产的原因最可能是 。
(4)对农作物秸秆的充分利用可促进生态系统中物质在 之间不断地循环往返,同时合理调整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有效缓解了燃烧秸秆造成的污染和浪费。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