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8.如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细胞中不含有染色单体,其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
B.乙细胞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两个染色体组
C.丙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产生的子细胞是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
D.丁细胞的染色体P和Q上不存在等位基因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图象,其中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处于分裂间期;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丁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解答 解:A、甲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已分裂,不含有染色单体,其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A正确;
B、乙细胞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两个染色体组,处于分裂间期,B正确;
C、丙细胞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且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是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子细胞是次级靖母细胞,C错误;
D、丁细胞中,P和Q为非同源染色体,所以P和Q上不存在等位基因,D正确.
故选:C.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象的识别,这就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细胞分裂图象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为了研究微生物的抗药性突变是自发产生的还是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1952年Lederberg夫妇利用大肠杆菌设计了一个影印培养法实验.
影印培养法的实验原理是:把长有数百个菌落的细菌母种培养皿倒置于包有一层灭菌丝绒布的木质圆柱体(直径略小于培养皿平板)上,使其均匀地沾满来自母种培养皿平板上的菌落,然后通过这一“印章”把母板上的菌落“忠实地”一一接种到不同的其他培养基上.
如图就是利用影印培养技术证明大肠杆菌产生抗链霉素突变基因的实验.具体方法是:

①首先把大量对链霉素敏感的大肠杆菌涂布在不含链霉素的培养基的平板1的表面,待其长出密集的小菌落后,用影印法接种到不含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2上,随即再影印到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3上.经培养后,在平板3上出现了个别抗链霉素的菌落.
②对培养皿2和3进行比较,在平板2上找到与平板3上那几个抗性菌落的“孪生兄弟”.
③把平板2上与平板3上菌落相应的一个部位上的菌落挑至不含链霉素的培养液4中,经培养后,再涂布在平板5上.
④重复以上各步骤,最后在试管12中获得了较纯的抗性菌落.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仅获得抗链霉素的大肠杆菌,则该如何操作:将原始菌种涂布到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中进行选择培养,生长出的菌落即为抗链霉素的大肠杆菌.
(2)大肠杆菌抗链霉素基因存在于细胞的质粒结构上,在基因工程中,该结构常作运载体.
(3)3号、7号、11号培养皿中加入链霉素的作用是选择作用,3号培养皿中的菌落比1号、2号中的菌落少很多,这说明了通过链霉素的选择作用,具有抗药性的大肠杆菌保留下来,数量较少.
(4)该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对照实验.你认为该实验设计的巧妙之处是最终获得的抗药性细菌一直没有接触链霉素.
(5)你认为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微生物的抗药性突变是自发产生的,而不是在链霉素的作用下产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所示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多表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该图示基因在遗传上不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C.深红眼基因和朱红眼基因为等位基因
D.果蝇的该条染色体上一共含有8个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生物实验中常用盐酸处理实验材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盐酸浓度过高会使过氧化氢酶的肽键断裂,导致过氧化氢酶失活
B.在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可用体积分数为50%的盐酸洗去浮色
C.在“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的实验中,盐酸处理细胞有利于健那绿对线粒体染色
D.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能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胰岛素是胰岛B细胞重要的分泌蛋白,下列有关胰岛素合成和分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胰岛素的合成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
B.胰岛素需要在内质网中进行加工
C.胰岛素在细胞内以囊泡的形式进行运输
D.胰岛素分泌后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表是某同学列出的分离土壤中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数据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培养基配方含量
KH2PO41.4g
Na2HPO42.1g
MgSO4•7H2O0.2g
葡萄糖10.0g
尿素1.0g
琼脂15.0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
(1)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中,一般都含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若用于培养乳酸菌,培养基中除上述营养物质外,还需要添加维生素.细菌能利用尿素作为氮源,是由于其能合成脲酶.
(2)在对分离的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鉴定时,还需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接种前一般采取高压蒸汽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
(3)某同学在4个培养基上分别接种稀释倍数为105的土壤样液0.1mL,培养后菌落数分别为161、155、158、170个,则每毫升原土壤样液中尿素分解菌的数量为1.61×108.某同学在纯化土壤中的尿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菌液浓度过高(土壤溶液稀释不够).
(4)常采用甘油管藏法将纯化得到的目的菌长期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一种常见的坐标曲线图,该图示不能够表示的生物学含义是( )

A.人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从肠腔中吸收甘油速率随O2浓度变化的情况

B.萌发的种子细胞中自由水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C.番茄根部细胞吸收镁离子速率随O2浓度变化的情况

D.始终保持活性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30%蔗糖溶液中液泡吸水能力随时间变化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水稻幼苗放入适宜的完全营养液中,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培养液中钙、硅两种离子的浓度保持相等且恒定,定期测得细胞中两种离子的含量,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水稻细胞吸收钙、硅两种离子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

B.水稻细胞运输离子硅的载体数量比运输离子钙的多

C.两种离子均可以从低浓度的一侧运输到高浓度的一侧

D.曲线a﹣b段和m﹣n段逐于平衡,说明两种离子的载体数量有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一质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蛋白质功能的举例合理的是( )

A.调节﹣﹣肌肉蛋白

B.运输﹣﹣抗体

C.催化﹣﹣唾液淀粉酶

D.免疫﹣﹣胰岛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