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下列可在人体内环境中发生的是(  )
A.抗毒素与外毒素结合B.淀粉水解为麦芽糖
C.两种氨基酸形成二肽D.氧与血红蛋白结合

分析 内环境即细胞外液,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反应都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凡是能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物质都是能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

解答 解:A、抗毒素与外毒素的结合可以发生在内环境中,A正确;
B、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发生在消化道内,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
C、氨基酸脱水缩合发生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
D、氧与血红蛋白结合发生在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的组成,对于不同化学反应发生的场所的判断和对内环境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
A.子一代出现性状分离B.子一代性状分离比例为3:1
C.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神经细胞膜外组织液Na+浓度低于正常值,则神经细胞兴奋性下降
B.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不是同步的
C.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D.静息时会有多种物质进出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为真核细胞内细胞核中某基因的结构及变化示意图(基因突变仅涉及图中1对碱基改变).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基因1链中相邻碱基之间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
B.基因突变导致新基因中$\frac{(A+T)}{(G+C)}$的值减少而$\frac{(A+G)}{(T+C)}$的值增大
C.RNA聚合酶进入细胞核参加转录过程,能催化核糖核苷酸形成mRNA
D.基因复制过程中1链和2链均为模板,复制后形成的两个基因中遗传信息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图甲是a-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示意图,图乙是其引发机体免疫应答的示意图.

(1)图甲中,正常情况下当兴奋传导到突触小体时,突触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从而引起突触后膜兴奋.当a-银环蛇毒进入突触间隙时,将占据(乙酰胆碱)受体的位点,阻止乙酰胆碱与受体的结合,神经冲动传导受阻.
(2)图乙中,细胞②的名称是辅助T细胞,细胞③④⑤中,具有识别特异性的是③④.
(3)图乙表明,人体免疫细胞清除a-银环蛇毒的主要途径有:第一条是细胞①巨噬细胞(吞噬细胞)吞噬毒素后溶酶体中的酶将毒素分解;第二条是细胞⑤浆细胞分泌的抗体与毒素结合使其失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某同学在观察蝗虫精巢时,发现一个细胞含有成对的同源染色体,但没有四分体,着丝点排列于赤道板位置,且每条染色体都有染色单体.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这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
B.下一时期将发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C.卵巢中的同样细胞分裂可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
D.所形成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以下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有特异性
C.神经纤维的兴奋部位,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D.神经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苹果含有Zn2+,Zn2+是形成与记忆力息息相关的蛋白质不可缺少的元素.儿童缺Zn2+,就会导致大脑发育不完善,因此,苹果又被称为“记忆之果”.这说明无机盐离子(  )
A.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B.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
C.对维持渗透压平衡有重要作用
D.对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蛋白质分子能被蛋白酶降解,至于哪一个肽键被断裂则决定于蛋白酶的类型.蛋白酶P能断裂带有侧链R4的氨基酸的羧基和相邻氨基酸之间形成的肽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图所示肽链肯定由五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
B.在蛋白酶P的作用下,经过脱水可以形成两条肽链
C.蛋白酶P可以催化“①”处的化学键断裂
D.该肽链中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各一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