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如图是制备纯净细胞膜的流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显示红细胞在浓盐水中涨破
B.人的红细胞无核糖体,因而无蛋白质
C.红细胞涨破后,需经离心才能获得细胞膜
D.红细胞胀破后,无法用光镜观察到

分析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多种细胞器,没有膜内结构的干扰,适于作制备细胞膜.将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放在蒸馏水中,使其吸水涨破,释放出内容物,通过离心分离,获得较为纯净的细胞膜.

解答 解:A、红细胞在浓盐水中会渗透失水而皱缩,A错误;
B、人的红细胞有血红蛋白质,B错误;
C、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多种细胞器,没有膜内结构的干扰,适于作制备细胞膜.将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放在蒸馏水中,使其吸水涨破,释放出内容物,通过离心分离,获得较为纯净的细胞膜,C正确;
D、红细胞胀破后,可以用光镜观察到,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制备细胞膜的相关知识,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掌握试验室获取纯净细胞膜的方法,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为了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的可可碱是否可以作为除草剂,某科研小组开展了可可碱对鬼针草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1)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片过程中根尖解离需要用到的试剂是盐酸(或盐酸和酒精),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使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溶液这一碱性染料,能够使细胞中的染色体着色,便于观察现象.右上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部分细胞图象,箭头所指的细胞实验所处于分裂期的中期,判断的主要依据是所有染色体(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中央面或赤道板上.
(2)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可可碱浓度到达1.0mmol.L-1时,在分裂期的细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减少而间期细胞数目相对增多.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可可碱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
(3)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可可碱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降低.为探究可可碱影响种子发芽率的可能原因,某同学提出假设:可可碱会降低种子中赤霉素的水平.现欲通过实验检验上述假设,请写出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以不同浓度的可可碱处理鬼针草种子,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种子中赤霉素的含量,分析可可碱浓度与赤霉素含量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选择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应注意避免产生有害物质
B.生物武器的种类包括致病菌、毒素、干扰素及重组致病菌等
C.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主要涉及克隆人、设计试管婴儿、基因身份证等
D.我国目前禁止克隆人的实验,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甲图是细胞呼吸示意图,乙图是某细胞器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④⑤阶段均产生[H]
B.酵母菌细胞内的④⑤过程分别发生在乙图中的b、c处
C.①②③过程都能产生ATP
D.植物细胞缺乏氧气时都进行①③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2016年初,中央电视台“手艺”栏目播放了《臭味相投》,介绍了腐乳的手工制作和王致和厂工业化生产流程,传播了腐乳制作展示的同时,发扬了中华传统文化.分析下列有关腐乳制作的问题:
(1)腐乳制作过程用到的主要微生物是毛霉,该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18℃.
(2)加盐腌制过程中,离瓶口越近的,加盐量越多,原因原因离瓶口越近杂菌污染的可能性更大.和腐乳风味关系最密切的配料是卤汤,其中加酒的目的是抑制微生物生长和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
(3)乳腐外部致密的一层皮是毛霉的菌丝,而果酒变酸后表面一层菌膜是醋酸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14N标记的某DNA分子含有3000个碱基,腺嘌呤占35%.该DNA分子用15N标记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3次.将全部复制产物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得到如图甲结果;如果将全部复制产物加入解旋酶处理后再离心,则得到如图乙结果.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X层全部是仅含14N的基因B.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 1/3
C.W层中含15N标记胞嘧啶6300个D.W层与Z层的核苷酸数之比为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为了探究同一植物不同部位的成熟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是否存在差异,某学习小组分别从某种植物三个不同部位(甲、乙、丙)分别取出少量成熟细胞同时浸人0.3_/mL的蔗糖一溶液中,測定实验时间T内细胞体积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同一植物不同部位细胞的细胞液的浓度存在差异,且其细胞液浓度的大小为:丙>乙>甲
B.甲通过参透作用失水,而丙、乙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具丙的吸水量大于乙
C.在时间T时,甲、乙、丙细胞的水分进出达平衡状态
D.甲细胞因失水过多死亡,乙、丙细胞则保持生命活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柑橘的果实既可以直接食用,也可用于生产果酒.请回答:
(1)柑橘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可以获得脱毒苗.对外植体进行表面消毒时,要根据消毒效果和植物的耐受能力,合理选择消毒剂和控制消毒时间.
(2)进行果酒发酵,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该试剂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3)利用柑橘汁生产果酒,即使果汁中混有醋酸菌,在果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也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形成醋酸,原因是果酒发酵时的缺氧环境能抑制醋酸菌生长(突出果酒发酵时的“缺氧环境”).制作果酒的菌种与醋酸菌在细胞结构上的本质区别是前者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为某同学在学习了“DNA的结构”后所画的两个碱基对的DNA片断(“Ο”代表磷酸基因),下列为几位同学对此图的评价,正确的是(  )
A.甲说:“物质组成和结构上没有错误”
B.乙说:“只有一处错误,就是U改为T”
C.丙说:“只有两处错误,其中核糖应盖为脱氧核糖”
D.丁说:“至少有三处错误,其中主链的基本骨架连接不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