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紫色洋葱是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它的叶分两种: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层层包裹形成鳞茎,富含营养物质.某小组以洋葱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请完善实验步骤.
(1)若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选材部位是管状叶.分离色素依据的实验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滤纸上的扩散速率也不同.
(2)若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所用的最佳选材部位是(紫色)鳞片叶外表皮.
(3)若观察有丝分裂,常用的选材部位是根尖(分生区细胞),原因是根尖分生区分裂旺盛,简要写出操作流程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4)写出鉴定洋葱鳞片叶细胞中是否含有脂肪的实验设计思路:选择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制作临时装片,用苏丹III(苏丹IV)染液染色,显微镜下检测是否有被染色的脂肪油滴存在.

分析 洋葱作为实验材料:
(1)紫色洋葱的叶片分两种:
①管状叶,绿色,这种叶片可用于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②鳞片叶,其内外表皮都由一层细胞构成,适于显微镜观察.
A、外表皮紫色,适于观察质壁分离复原;
B、内表皮浅色,适于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状况.
(2)根尖分生区是观察有丝分裂的最佳材料,一是色浅,无其他色素干扰;二是此处细胞处于分裂周期中,能找到进行分裂的细胞.

解答 解:(1)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应选择洋葱的管状叶,利用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滤纸上的扩散速率也不同的原理分离色素;
(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所用的最佳选材部位是(紫色)鳞片叶外表皮,因为此处细胞有紫色的大液泡,便于观察;
(3)观察有丝分裂,常用的选材部位是洋葱根尖,原因是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实验的基本流程: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有别于临时装片的制作);
(4)实验设计思路的书写要有别于实验步骤的书写,但是应涵盖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的控制和正确表述,如鉴定洋葱鳞片叶细胞中是否含有脂肪的实验设计思路;选择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材料接近无色,便于染色后的显微观察)制作临时装片,用苏丹III(苏丹IV)染液染色,显微镜下检测是否有被染色的脂肪油滴存在.
故答案为:
(1)管状叶   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滤纸上的扩散速率也不同
(2)(紫色)鳞片叶外表皮
(3)根尖(分生区细胞)      根尖分生区分裂旺盛    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4)选择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制作临时装片,用苏丹III(苏丹IV)染液染色,显微镜下检测是否有被染色的脂肪油滴存在

点评 本题考查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等,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有机物中,元素组成种类最少的是(  )
A.葡萄糖B.氨基酸C.核苷酸D.磷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甲〜丁表示获得矮秆抗锈病玉米(ddRR,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几种育种方式,请冋答下列问题.

(1)甲表示的育种方式是杂交育种,F2的矮秆抗锈病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率为$\frac{1}{3}$.
(2)通常通过乙途径获得矮秆抗锈病植株的成功率很低,这是因为基因突变的频率低且不定向.
(3)图中丙、丁分别是对甲中F1植株花药中的花粉细胞所迸行的操作.获得植株B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植株C的基因型可能有9种,其中与植株B相同的基因型有DDRR、ddRR、DDrr、ddrr.
(4)如果丁中的花粉细胞均换成甲中F1植株的叶片细胞,则所形成的植株C为四倍体,基因型为DPddRRr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
B.与细胞坏死相比,细胞凋亡是受基因控制的生理性行为
C.细胞衰老表现为大多数酶活性降低,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变小
D.细胞癌变导致细胞黏着性降低,易分散转移的根本原因是糖蛋白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以及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都属于第一营养级
B.稳定的生态系统没有能量的输入也能维持稳定
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被捕食种群来说是不利的
D.抵抗力稳定性低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一定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表示人巨噬细胞吞噬、清除衰老红细胞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巨噬细胞能通过细胞膜识别衰老的红细胞
B.过程C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的结构特点
C.图中②结构为溶酶体,其起源与结构①高尔基体
D.巨噬细胞吞噬、清除衰老红细胞属于细胞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表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RNA病毒)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甲为B细胞,其与细胞乙、丙都能接受抗原刺激
B.有细胞丙参与的免疫过程一定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
C.与细胞乙相比,细胞丙的高尔基体和溶酶体都更发达
D.细胞甲、乙、丙中基因种类基本相同,但表达情况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生物兴趣小组试图探究牛和山羊的瘤胃中的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KH2PO41.4g
Na2HPO42.1g
MgSO4•7H2O0.2g
葡萄糖10g
尿素1g
琼脂15g
溶解后自来水定容到1000mL
(1)从培养基的物理性质分析,该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从培养基的用途分析,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2)在实验过程中:①培养基、培养皿;②玻棒、试管、锥形瓶、吸管;③瘤胃中液体;④涂布器.其中需要灭菌是①、②、④(填序号).
(3)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甲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甲同学坚信自己的实验结果是准确的,则甲同学的实验结果产生差异的原因最可能是①(填序号)
①取样不同    ②培养基污染     ③操作失误    ④没有设置对照
(4)为确定实验中微生物属于尿素分解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若菌落变成红色,说明瘤胃中的微生物能分解酵素.理由是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PH增高,使酚红指示剂变红.
(5)为进一步确定取自瘤胃中液体的适当稀释倍数,将接种的培养皿放置在37°C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48h,观察并统计具有红色环带的菌落数,结果如表,其中106或105倍的稀释比较合适.
稀释倍数103104105106107
菌落数>5003672483618
(6)若要在右图实验中对瘤胃中的目的菌进行计数,应采用什么计数法?活菌计数法(或间接计数法),该方法的缺点是容易导致结果偏小,请写出结果偏小的原因两个或多个细胞可能共同形成一个菌落,导致结果偏小(一些细菌在培养过程中死亡后,不能形成菌落,导致结果偏小).(写出一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广东汕头市高二上学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探究果胶酶最适用量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配制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并在各组中加入等量的该溶液

B.调节pH,使各组中的pH相同而且处于适宜状态

C.用玻璃棒搅拌加酶的果泥,搅拌时间可以不同

D.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