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下列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导致实验失败的操作是(  )
①脂肪鉴定时,花生子叶染色后,直接观察    ②蛋白质鉴定时,把A.B液混合后再加入蛋白质样液中
③还原糖鉴定时,用60℃水浴加热           ④淀粉鉴定时,直接把碘液滴加到淀粉样液中.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分析 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方法: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液变蓝;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观察DNA和RNA的分布,需要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DNA可以被甲基绿染成绿色,RNA可以被吡罗红染成红色,脂肪需要使用苏丹Ⅲ(苏丹Ⅳ)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①检测脂肪染色后需要只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①错误;
②检测蛋白质需要先加A液,再加B液,②错误;
③还原糖与斐林试剂需要60℃水浴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③正确;
④淀粉遇碘液变蓝,④正确.
故选:A.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生物大分子的检测以及实验材料的选择,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两岁男孩(Ⅳ5)患黏多糖贮积症,骨骼畸形,智力低下,其父母非近亲结婚.经调查,该家庭的遗传系谱图如图.
(1)根据已知信息判断,该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2)Ⅳ5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第Ⅱ代中的3号个体.
(3)测定有关基因中,父亲、母亲和患者
相应的碱基序列分别为:
父亲:…TGGACTTTCAGGTAT…
母亲:…TGGACTTTCAGGTAT…
…TGGACTTAGGTATGA…
患者:…TGGACTTAGGTATGA…
可以看出,产生此遗传病致病基因的原因是由于DNA碱基对的缺失造成的.
(4)黏多糖贮积症是一种高致病性、高致死性的遗传病,其致病机理是水解黏多糖的酶缺失,导致黏多糖沉积于细胞内的溶酶体中,进而影响多种组织细胞的正常功能.
(5)为减少黏多糖贮积症的发生,该家族第Ⅳ代中的2、4、6(填写序号)应注意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进行产前诊断时可以抽取羊水,检测胎儿脱落上皮细胞的致病基因(或相关酶的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图1表示小肠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情况.为进一步探究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与细胞内、外液葡萄糖浓度差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图2实验(记作甲):锥形瓶内盛有130mg/dL的葡萄糖溶液以及生活的小肠上皮组织切片.溶液内含细胞生活必须的物质(浓度忽略不计).实验初,毛细玻璃管内的红色液滴向左缓缓移动,5min起速率逐渐加快,此时,锥形瓶内葡萄糖溶液的浓度为amg/dL.

(1)图1显示:曲线AB段、BC段,小肠细胞吸收葡萄糖方式依次属于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分析CD段变化原因可能是载体失活而不是载体饱和,理由是:当载体饱和时,细胞仍然吸收葡萄糖而使细胞内浓度升高,这与事实矛盾.
(2)图2锥形瓶红色液滴的移动直接显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
(3)为验证5min时造成红色液滴移动速率加快的直接因素,需要设计一个对比实验(记作乙):乙实验装置的不同之处是5min 时用呼吸抑制处理小肠上皮组织.假定呼吸被彻底阻断,预期结果:①实验开始5min时,液滴移动情况是:实验甲突然加快,实验乙停止移动;②葡萄糖溶液浓度变化情况是:实验甲下降实验乙不变.
(4)若用相等质量的成熟红细胞替代小肠上皮细胞,红色液滴移动情况是不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用未感染过病原体的健康小鼠A和B做实验如图,请回答
(1)注射毒性强的S病原体后,由于注入S疫苗,产生抗体,所以B鼠能正常生活,A鼠则患S引起的传染病,其原因是体内没有抗体.
(2)如在给B鼠注射S疫苗后,第二天就给小鼠注射S病原体,则由于体内没有产生足够的抗体,B鼠会死亡.
(3)病原体进入小鼠体内后,识别它的是吞噬细胞、抗体、效应T细胞等,可以消除它的是抗体、吞噬细胞、效应T细胞.
(4)若给人注射疫苗,从而使人获得抵抗疾病的能力,属于免疫学应用中的免疫预防.
(5)特异性免疫分为三个阶段,即感应阶段、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其中感应阶段是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有(  )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中均能合成ATP
B.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C.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D.光合作用过程中合成ATP一定发生在类囊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生态系统中某营养级生物数量明显改变后,其他营养级生物数量也会相应发生变化.科学家在某淡水湖中人为构建了一条食物链进行研究.首先,他们采用网箱隔离以阻止其他鱼类进入待研究水域并测量相关数值.然后,在半数网箱内人工投放一定量鳟鱼,一段时间后对各网箱内的相应数值进行跟踪测量口研究结果如下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投放的鳟鱼和蜻蛉幼虫之间的关系为捕食,分析结果中各生物数量的变化情况,写出该研究中的食物链:水生植物→摇蚊幼虫→蜻蛉幼虫→鳞鱼.该食物链中水生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以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形式沿食物链流动,摇蚊幼虫所同化能量将用于呼吸作用消耗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
(2)科学家同时对该湖泊生态系统中不同水层的光合速率进行研究.从池塘不同深度采集水样,分别装入黑白瓿中(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包裹的玻璃瓶)并封闭.然后将黑白瓶对应悬挂于原水样采集位置,同时测定各水层剩余水样溶氧量,作为初始溶氧量0 24h后,测定各黑白瓶中溶氧量.若测得某水层初始溶氧量为A mg•L-l,白瓶溶氧量为B mg•L-l,黑瓶溶氧量为C mg.L-l,则该水层总光合速率为B-Cmg•L-ld-1.若上午黑白瓶被悬挂于水深2 5cm处时,白瓶意外坠落至池塘底部,短时间内,该瓶内绿藻叶绿体中C3的含量增加
(3)若想提高该湖泊的养殖经济效益,可采取合理密养和立体养殖的措施.从群落结构的角度分析,立体养殖可以充分利用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等资源.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合理密养可以提高能量利用率,使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4)上述研究结束数月后,由于附近一家化工厂发生事故,大量含汞废水流人该湖,经过一段时间湖泊生态等到一定恢复.此时,湖泊中体内汞残留量最高的生物是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营养级最高的鱼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
C.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过程为:裸岩→地衣、苔藓→草本植物→灌木→森林五个阶段
D.自然状态下,某一桦树林中出现了云杉树苗,由于桦树不如云杉耐阴而逐渐减少这属于初生演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过程不需补充营养物质
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C.每块血细胞计数板的正中央有1个计数室
D.此过程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与氧气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