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醋酸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拟核等结构

B.和酵母菌的代谢类型相同

C.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细胞层次和个体层次

D.能进行DNA复制、转录和翻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根据甲、乙两图图解,回答问题.

(1)图甲中表示组成氨基酸的羧基的是⑨,表示肽键的是③⑤⑦其结构式可写作-CO-NH-.
(2)图甲中化合物的名称是四肽,形成的场所是核糖体,是由4种氨基酸构成的.
(3)图甲中化合物由4个氨基酸分子失去3个水分子而形成,这种反应叫脱水缩合.
(4)若图乙为DNA的局部,则从碱基组成上看,还应有的碱基是T,图中①是磷酸,②是脱氧核糖.
(5)若图乙为RNA的局部,则从碱基组成上看,还应有的碱基是U,图中②是核糖,④是鸟嘌呤核糖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是质膜上Na+、K+-ATP酶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酶的形状变化为ATP的水解供能
B.该酶有利于质膜两侧某些离子保持一定的浓度差
C.该酶有利于神经细胞保持一定的膜电位
D.该酶既能催化ATP水解,又能作为载体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资阳市高二下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果酒、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果酒、果醋发酵阶段都应封闭充气口,防止空气中杂菌进入

B.发酵过程中培养液pH都会下降,引起下降的物质相同

C.用自然菌种发酵酿酒时,需将装有葡萄汁的发酵瓶高压蒸汽灭菌

D.在果酒发酵后期拧松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表示人体初次体液免疫过程,请回答:

(1)图中细胞甲是B细胞,物质a是淋巴因子,物质b是抗体.
(2)当同种病毒再次进入人体内,会刺激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更多的物质b.物质b与体内的病毒特异性结合而成为沉淀后被吞噬细胞清除.
(3)胸腺发育不良影响到T细胞的分化成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神经传导和相关结构与功能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小体能够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转变
B.突触传递可能是上一个神经元对下一个神经元的抑制作用
C.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元的末梢,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元的末梢
D.感受器的基本功能是感受刺激,形成感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为人体免疫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括号中填图中编号,横线上填文字)

(1)图中①②③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②③].
(2)A的名称是效应T细胞.
(3)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当它侵入人体细胞后,人体主要是通过[②]和[⑥]过程发挥免疫作用,将结核杆菌释放到体液中,通过与抗体特异性结合而被灭活,最后由吞噬细胞清除.
(4)属于二次免疫反应的过程是[④⑤],其特点是反应迅速,细胞增殖分化快,产生抗体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色素提取液经层析分离后,出现在滤纸条上的色素带,位于由上往下第三条的是(  )
A.叶绿素bB.叶绿素aC.胡萝卜素D.叶黄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农场每年都要利用不同品种的大白菜杂交获得种子供蔬菜基地大面积种植.大白菜的花很小且为两性花,杂交工作耗时费力,若用不能产生花粉的雄性不育系作母本,则可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经多年努力,农场拥有了甲品种的4种类型:不育的类型I、Ⅱ和可育的类型Ⅲ、Ⅳ,并通过以下途径年年获得理想的不育系.请回答
(1)与盂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相比,在甲品种(不育系)与乙品种大白菜杂交过程中可以减少的人工操作步骤有去雄.
(2)年复一年的利用甲品种(不育系)与乙品种杂交,其目的不是选育新品种而是为了获得杂合子(杂种)表现的优势,以提高大白菜的产量与品质.
(3)有人对大白菜雄性不育的遗传提出了两种假说,并从类型I、Ⅱ、Ⅲ、Ⅳ中选择亲本杂交进行检验.假说一,由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共同控制,基因型为A_bb表现为雄性不育;假说二,由3个等位基因控制,基因的显隐性为Mf>M>m.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情况如下表:

类型
表现型不育不育可育可育
基因型假说一AAbbAabbAABbaabb
 假说二MMMmMfMmm
选择组合Ⅲ与IV(选填:I与Ⅲ、Ⅱ与Ⅳ、Ⅲ与Ⅳ)为亲本杂交获得F1,F1中可育植株自交获得F2,观察F2表现型.
若实验结果为F2发生性状分离(不育:可育=3:13),则证明假说一成立;
若实验结果为F2不发生性状分离(不育:可育=0:1),则证明假说二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