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池塘中的全部鱼、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群落 | |
B.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 | |
C. |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 |
D. | 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
分析 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群落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
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不适宜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可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调查其丰富度.
解答 解:A、池塘中的全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群落,A错误;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的种间关系是捕食,B错误;
C、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高,C正确;
D、土壤表层只有一部分小动物分布,应该选择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小动物的丰富度,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群落的概念、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铁岭市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某动物的睾丸细胞,等位基因A、a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别标记为蓝、绿色.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
A.①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B.②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C.③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扳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
D.图中精细胞产生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异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
B.病人的直接死因是各种病原体感染或恶性肿瘤
C.病原体侵入人体后,破坏T淋巴细胞
D.可以通过性接触、握手、静脉注射毒品等途径传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则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 | |
B. | 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 |
C. | 丁为年龄组成,可用于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趋势 | |
D. |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必须用标志重捕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③④⑤⑥ | B. | ②③⑤⑥ | C. | ②③④⑤ | D. | ①②④⑤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0.1-1 mmol/L的NaHS溶液促进柳条生根均有促进作用 | |
B. | 本实验可以不设用蒸馏水处理柳条的对照组 | |
C. | NaHS溶液促进不定根生长的最适宜浓度一定是0.2mmol/L | |
D. | 不同浓度的NaHS溶液对柳条生根和根生长的促进作用可能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光照下的O2释放量 | 1 | 1.7 | 4 | 8 | 3 | 0 | 0 |
黑暗中的O2吸收量 | 1 | 1 | 1.5 | 3 | 6 | 4 | 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分裂间期结束时,DNA数目和中心体数目加倍 | |
B. | 在分裂前期,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 | |
C. | 在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 |
D. | 在分裂末期,细胞核逐渐消失产生成熟红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