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个体杂交,按照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F2出现的性状中纯合子的个体占总数的$\frac{1}{4}$.
(2)F2出现的性状中与F1性状不同的个体占总数的$\frac{7}{16}$.
(3)F1与隐性纯合子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值为1:1:1:1.

分析 相应的基因用A和a、B和b表示,则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个体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BB×aabb(或AAbb×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双显性性状),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F2为A_B_:A_bb:aaB_:aabb=9:3:3:1,据此答题.

解答 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F1的基因型为AaBb,则F2出现的性状中纯合子的个体占总数的$\frac{1}{2}×\frac{1}{2}$=$\frac{1}{4}$.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F1的基因型为AaBb,F2为A_B_:A_bb:aaB_:aabb=9:3:3:1,所以F2出现的性状中与F1性状不同的个体占总数的(3+3+1)÷16=$\frac{7}{16}$.
(3)F1的基因型为AaBb,与隐性纯合子aabb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值为AaBb:Aabb:aaBb:aabb=1:1:1:1.
故答案为:
(1)$\frac{1}{4}$
(2)$\frac{7}{16}$
(3)1:1:1:1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熟练运用逐对分析法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解题时需要注意亲本类型有双显性和双隐性、一显性一隐性和一隐性一显性两种可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云天化中学高二下期中文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即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的是( )

A.龟 B.神经细胞 C.草履虫 D.卵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人体内效应B细胞和效应T细胞在结构上的差异,很可能体现在(  )
A.核DNA分子数B.细胞器的数目
C.参与免疫的作用D.内质网上核糖体的数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对法囊藻(一种海藻)细胞液中各种离于浓度的分析表明,细胞液的成分与海水的成分很不相同.
(1)K+和Cl-在细胞内积累,而Na+、Ca2+等在细胞液中的含量低于海水中的含量.这表明细胞膜具有细胞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2)K+和Cl-进入细胞的转运方向是低浓度到高浓度,这种吸收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的两个基本条件是载体和ATP.
(3)Na+和Ca2+进入细胞的转运方向是高浓度到低浓度,它们的吸收方式属于协助扩散.
(4)法囊藻细胞液中的各种离子浓度与海水中各种离子浓度不成比例,其结构基础是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甲表示人体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图乙表示图甲中某部分结构的化学信号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

(1)在甲图中,A和B所示的结构分别属于反射弧的效应器和感受器.
(2)乙图突触间隙处传递的信号的形式为化学信号,递质释放的方式是胞吐,与释放有关的细胞器有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3)为了探究某种药物(可阻断反射活动)的作用部位,可把图甲所示实验材料随机分为Ⅰ、Ⅱ两组.将该药物涂在Ⅰ组材料的Y(填字母)处,然后给予感受器一适宜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以探究药物是否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将该药物涂Ⅱ组材料Z(填字母)处,然后给予感受器一适宜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以探究药物是否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4)丙图所表示的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原因是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使兴奋依次传导,其中与传导方向相同的是内(膜内或膜外)的电荷移动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图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1)图中有11条条食物链;写出其中营养级数量最多的食物链仙人掌→蚱蜢→老鼠→蛇→老鹰(或矮灌木→蚂蚁→老鼠→蛇→老鹰)
(2)同时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生物有鸟、蛇、老鼠,老鹰与蛇的关系是捕食与竞争
(3)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中,除了图中生物外还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分解者
(4)图中的初级消费者有金花鼠、蚱蜢、鸟、蚂蚁、老鼠,属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金花鼠、蚱蜢、鸟、蚂蚁、老鼠.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能量以有机物形式沿食物链向下传递.
(5)若该生态系统被开发为农田,则群落的演替方式为次生演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

(1)基因M、R编码各自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1,起始密码子均为AUG.若基因M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C突变为A,其对应的密码子由GUC变为UUC.正常情况下,基因R在细胞中最多有4个,其转录时的模板位于a(填“a”或“b”)链中.
(2)用基因型为MMHH和mmhh的植株为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F2中自交性状不分离植株所占的比例为$\frac{1}{4}$,用隐性亲本与F2中宽叶高茎植株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与窄叶矮茎植株的比例为4:1.
(3)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交叉互换.缺失一条4号染色体的高茎植株减数分裂时,偶然出现一个HH型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体未分离.
(4)现有一宽叶红花突变体,推测其体细胞内与该表现型相对应的基因组成为图2中甲、乙、丙中的一种,其他同源染色体数目及结构正常.现只有各种缺失一条染色体的植株可供选择,请设计一步杂交实验,确定该突变体的基因组成是哪一种.(注:各型配子活力相同;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都缺失时,幼胚死亡)
实验步骤:①用该突变体与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白花植株杂交.
②观察、统计后代表现性及比例
结果预测:Ⅰ若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为 1:1,则为图甲所示的基因组成;
Ⅱ若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为=2:1,则为图乙所示的基因组成;
Ⅲ若宽叶红花与窄叶白花植株的比为2:1,则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野茉莉的花色有白色、浅红色、粉红色、红色和深红色.
(1)研究发现野茉莉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控制(b1-白色、b2-浅红色、b3-粉红色、b4-红色、b5-深红色),复等位基因彼此间具有循环且依次完全显隐关系(即:如果b对b1为显性,b2对b3为显性,则b1对b3为显性).为进一步探究b1、b2…b5之间的显隐性关系,科学家用5个纯种品系进行了以下杂交试验:

则b1、b2、b3、b4、b5之间的显隐关系是b5>b4>b3>b2>b1.(若b1对b2为显性,可表示为b1>b2,依此类推)自然界野茉莉花色基因型有几种15种.
(2)理论上分析,野茉莉花色的遗传还有另一种可能:花色受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每个显性基因对颜色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请据此分析一株粉红色野茉莉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白色:浅红色:粉红色:红色:深红色=1:4:6:4:1.
(3)若要区分上述两种可能,可用一株什么品系的野茉莉进行自交?浅红色或红色,并预期可能的结果若子代全为浅红色或(红色)则为第一种情况,若子代出现深红色或出现白色则是第二种情况.
(4)野茉莉叶片颜色有深绿(DD)、浅绿(Dd)、白色(dd),白色植株幼苗期会死亡.现有深绿和浅绿野茉莉进行杂交得到F1,让F1植株相互授粉得到F2,请计算F2成熟个体中叶片颜色的表现型及比值9:6(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对如图变化曲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