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分别表示两个自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除各图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最适范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a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数量
B.乙图中d点与c点相比,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生成速度快
C.丙图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曲线走势将稳定不变
D.图中M、N点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P点的限制因素是温度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盘锦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人体细胞核内转录过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启动该过程必需的有机物①和胰岛素、生长激素一样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均呈紫色
B.⑤和ATP中所含有的五碳糖都是核糖
C.在合成人体该过程消耗的ATP时所需能量可由淀粉、蛋白质、脂肪氧化分解提供
D.核内形成的④需通过两层生物膜才能与细胞质中的核糖体结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盘锦市高三11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利用不同的处理使神经纤维上膜电位产生不同的变化,下列有关处理方式、作用机理或对应结果正确的是
A.图甲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某种药物处理使Na+通道未开放
B.如果某药物使Cl-通道打开,会出现图丁所示结果
C.如果利用药物阻断K+通道,会出现图乙结果
D.图乙和图丁结果的处理方法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盘锦市高三11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研究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主要过程如下:
①标记噬菌体→②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③搅拌、离心→④检测放射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完整的实验过程需要利用分别含有35S和32P及既不含35S也不含32P的细菌
B.②中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都偏高
C.③的作用是加速细菌的解体,促进噬菌体从细菌体内释放出来
D.32P标记的噬菌体进行该实验,④的结果是只能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盘锦市高三11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者形成过程中都出现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现象
B.二者形成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二者所含遗传物质均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C.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同的地方是精子需变形,卵细胞不需要变形,其余完全相同
D.形成100个受精卵,至少需要100个精原细胞和100个卵原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盘锦市高三11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功能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由于细胞膜能严格地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因而能保证生物体的健康
B.将玉米花粉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隔开的结构是细跑壁
C.器官移植时的异体排斥反应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
D.精子和卵细胞、胰岛B细胞和肝细胞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小白鼠是洹温动物,当环境温度明显降低时,其体温仍能保持相对恒定。为了探究调节体温的中枢在下丘脑,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制订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下丘脑是调节体溫的主要中枢。
实验用具:略
实验步骤:
①取两只身体健康的、性别与生理状况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
②用一定的方法破坏甲鼠的下丘脑,乙鼠不做任何处理;
③把甲、乙两鼠罝于可以人工控制的溫室中将室内温度调为0℃,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预测结果与结论:
①若甲鼠体温发生明显改变,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成立;
②若甲、乙两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不成立。
请分析回答:
(1)该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有哪些不妥之处?请指出:
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2)有同学认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可在同一只小白鼠身上进行,你是否赞同这个观点?___________ 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
(3)若假设成立,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下面给出了四张坐标图,表示小白鼠的代谢状况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其中横轴表示环境溫度,纵轴表示小白鼠耗氧量或酶的反应速率)。符合甲鼠生理状况的是_______,符合乙鼠生理状况的是_______________。
(4)若假设成立,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当环境温度明显降低时,一方面可通过下丘脑的调节作用,引起小白鼠皮肤血管收缩,皮肤的血流量减少,从而使皮肤的散热量减少;同时还可以促进有关腺体的分泌活动,使_____________ 的分泌增加,导致体内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从而维持体温恒定。由此可见小白鼠对体温的调节属于________________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据报道,奥地利科学家利用成人的皮肤细胞在实验室中培育出了“微 型人脑”,该“微型人脑”组织已达到9周胎儿大脑的发育水平,.但不能独立思考。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由成人紐细胞培育成“微型人脑”,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B.在培育微型人脑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分化、 哀老等过程
C.若培育过程中出现了细跑癌变,其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犮生了改变
D.若培育过程中出现了细胞坏死,则属于基因选择性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贵州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假设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分子由1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至少需要3×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B.含32P与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49
C.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
D.如果该DNA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也一定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