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下列关于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热、加氯化铁和过氧化氢酶都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原因都是降低反应活化能
B.温度过高、过低以及过酸、过碱都能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活
C.有些酶在细胞中合成时,不需要核糖体参与
D.能产生ATP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

分析 1、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和作用条件温和.
2、催化剂(包括有机催化剂和无机催化剂)的作用原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3、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有:温度、pH、底物浓度和酶浓度.温度(pH)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酶促反应速率最快;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减慢.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解答 解:A、加热不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A错误;
B、低温不会破会酶的空间结构,只能降低酶的活性,B错误;
C、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其中RNA在细胞中合成,不需要核糖体参与,C正确;
D、催化ATP与ADP之间相互转化的酶不是同一种酶,催化ATP转化为ADP的是水解酶,催化ADP转化为ATP的酶为合成酶,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酶的特性、酶促反应的原理、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要求考生识记酶的特性,明确酶具有专一性;掌握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原理,明确有机催化剂和无机催化剂都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掌握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表示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下列操作中不规范或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袋分别表示雌雄生殖器官
B.甲、乙两袋中小球的数量一定要相同
C.该过程模拟了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D.每次抓完小球记录后需将小球放回原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中,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与组织液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
B.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扩散与渗透
C.一些组织液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
D.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生物圈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减轻生活中的压力,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人们的膳食结构应该调整为(  )
A.以植物性食物为主B.以淡水鱼养殖的鱼虾为主
C.以禽类、蛋类为主D.以猪等家畜去的肉类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生态系统不能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
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
C.城市生态系统的维持需要补充大量的物质和能量
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兴奋在反射弧中传导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组织液中Na+浓度高是静息电位产生的原因
C.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是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D.突触传递兴奋的过程中,Na+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所示为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的能量.下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如果C1表示蚕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则B1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
B.图中B表示桑树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C.图中的C可表示桑树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D.图中$\frac{{D}_{1}}{{D}_{2}}$×100%可以表示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假设某农田只存在农作物→害虫→青蛙一条食物链,图甲表示自然状态下,一定时间内流经该生态系统各营养级能量的不同去向的相对值(分别用a、b、c、d表示,b表示呼吸作用消耗部分).图乙表示在其他条件适宜时,温度对该农作物光合和呼吸作用的影响(A曲线表示光合作用同化能量的相对值,B曲线表示呼吸作用消耗能量的相对值.请回答相关问题:

(1)自然状态下,一定时间内流经该农田的总能量为a1+b1+c1+d1.a2代表流入第三营养级的能量.(均用图甲中字母表示)
(2)适宜条件下,温度为T3时,流经该农田的能量相对值为8,该农作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为T2
(3)适宜条件下,温度为T4时,该农作物的a+c+d的相对值总量为0.
(4)T3-T4时间段,随温度的升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变化趋势不同,其主要原因是催化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酶的最适温度不同.参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的两种细胞器称为半自主性细胞器,在进行转录过程中,除需要自身DNA和原料外,再写出直接参与该过程的两种有机物:ATP、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治疗性克隆是指把患者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母细胞中,构建形成重组胚胎,体外培养到一定时期分离出Es细胞,获得的ES细胞定向分化为所需的特定类型细胞(如神经细胞、肌肉细胞和血细胞),用于治疗.请回答下列问题:
(l)治疗性克隆采用的技术有细胞核移植、早期胚胎培养和干细胞培养.ES细胞可从重组胚胎培养到囊胚时期的内细胞团中分离.
(2)科学家将患者的体细胞核植入去核的卵细胞中,而不是直接用体细胞进行细胞培养的原因是体细胞核在体细胞中不能表现全能性,而卵细胞的细胞质可以给它提供表达全能性的环境.
(3)在培养液中加入分化诱导因子可诱导ES细胞定向分化成所需的各种特定类型细胞,体现了该细胞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的特性.
(4)某次科学家将体外培养的ES细胞进行诱导使其定向分化为胰岛B细胞,并进行了胰岛素释放实验:控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浓度,检测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的量,右图为实验结果,据此分析确认ES细胞诱导成功.得到此结论的依据是在糖浓度高时,胰岛素分泌多,在糖浓度低时,胰岛素分泌量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