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居住在林区的农民“靠山吃山”是他们生活的根本.当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考虑林区农民的生活问题,使改善生态和发展经济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造林护林.这种做法遵循的是(  )
A.物种多样性原理B.整体性原理C.生态位原理D.食物链原理

分析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
(2)物种多样性原理:物种繁多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
(3)协调与平衡原理: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的限度;
(4)整体性原理: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影响;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要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结构改善功能;
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使得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顺利完成,并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

解答 解:居住在林区的农民,“靠山吃山”是他们生活的根本.当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考虑林区农民的生活问题,使改善生态和发展经济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造林护林.说明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影响,因此依据的是整体性原理.
故选:B.

点评 本题比较基础,考查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要求考生识记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能结合实例做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9•揭阳二模)各种细胞器在细胞代谢中起重要作用,下列相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内质网与蛋白质、脂质和核糖核酸的合成有关

B.液泡对细胞内的环境起着调节作用

C.线粒体在小鼠受精卵的分裂面附近比较集中

D.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化都是在叶绿体囊状结构上进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关于人体激素的来源和生理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激素 合成部位生理作用 
 A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B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C 抗利尿激素下丘脑 促进肾脏中肾小管等部位对水分的重吸收
 D 生长激素垂体  促进生长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血糖浓度保持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如图为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机理是: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后,一方面促进蛋白质、脂肪、糖原合成,另一方面使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除此之外,胰岛素的作用还表现在能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同时抑制非糖物质(脂肪、蛋白质)转化为葡萄糖.
(2)某人因体内含有胰岛素受体的抗体而表现出高血糖症状.若给其注射胰岛素不能(能,不能)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原因是胰岛素无法与受体结合.
(3)影响胰岛素分泌的主要因素是血糖浓度,其一方面可以直接作用于胰岛以调节胰岛素的分泌,此外也作用于胰岛组织中的神经末梢或血管内的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胰岛素分泌.因此血糖平衡受神经和体液(激素)共同的调节.
(4)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与胰岛素作用相互拮抗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医学上常给肿瘤患者采取“化疗”的方法来治疗,其实质就是用化学药剂抑制肿瘤细胞DNA复制,这时的肿瘤细胞就停留在(  )
A.分裂期间期B.分裂期中期C.分裂期后期D.分裂间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图1表示某动物卵细胞形成过程图;图2表示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某阶段的细胞.

(1)图1中细胞Ⅱ的名称是次级卵母细胞,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可形成1个卵细胞.
(2)图2对应于图1中的②(选填①或②或③).
(3)图中A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内染色体数目的动态变化过程,B是细胞有丝分裂的某一时刻图象示意图.据图回答:
①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从e开始到j为止.
②图B时期相当于图A中的bc和gh段,此时期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回答下列与激素调节有关的两个问题(如图):
I.垂体是动物的重要内分泌腺,它由前叶与后叶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的活动受到下丘脑的控制.为了研究这一机制,科学家用狗做了以下实验:
①将垂体后叶切除,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含量显著减少,狗的尿量增加.
②将下丘脑与垂体后叶之间的神经联系阻断,结果与实验①相同.
③将垂体前叶切除,狗出现甲状腺激素缺乏的症状.
④将下丘脑与垂体前叶之间的血管联系阻断,结果与实验③相同.
根据上述①~④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证明垂体后叶能释放抗利尿激素.实验②证明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受下丘脑神经活动控制.
(2)实验③证明垂体前叶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实验④证明垂体前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控制.
Ⅱ.图表示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葡萄糖代谢中的相互关系,当血糖浓度降低时,激素①分泌量增加,请据图分析回答:

(3)1889年科学家发现摘除狗的胰脏后会出现糖尿病症状,因此,他们提出胰脏是分泌“抗利尿病物质”的器官.同时有人发现结扎胰导管后导致腺泡组织变性,但胰岛不变化,结扎动物也不产生糖尿病症状.该现象说明糖尿病的产生与胰岛素有关,而与胰腺腺泡无关.
(4)饭后半小时,图中的激素②将发生的变化是分泌增加,该激素是由图中的B细胞分泌的.
(5)激素①和激素②都作用于肝脏,其作用在于促进糖原分解或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激素②能作用于全身组织而激素①不能,说明激素具有特异性特点.请另举一种能几乎作用于全身组织细胞的激素:甲状腺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并回答:
(1)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和骨髓内转变为a、b、c等细胞的过程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2)③过程是在X的刺激和a细胞等的参与下共同完成的.这属于体液免疫.
(3)浆细胞可由B细胞和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4)若X是禽流感病毒,则患者要彻底消灭X,必须依靠a增殖分化的淋巴细胞攻击,使其裂解才能达到靶细胞.如果X是HIV,则会攻击图中的a细胞,使其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免疫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指出,根据目前的癌症发病趋势,到2020年全世界癌症发病率将比现在增加50%,全球每年新增癌症患者1500万人.癌症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下列关于癌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癌症是正常细胞的原癌基因被致癌因子激活所产生的,它不属于基因突变
B.癌细胞易分散和转移,手术治疗成功后,仍有复发的可能
C.目前医学上常通过用化学药物抑制癌细胞DNA的复制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化学药物作用的时期是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
D.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有利于预防癌症的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