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据图分析,实验组即采用中华鳖进行生物防治,6~7月发现福寿螺的数量明显减少,8~9月份福寿螺种群密度很低.
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志个体→重捕并计数→计算种群密度.
解答 解:(1)由于福寿螺的活动能力较弱,因此调查单位面积内福寿螺数量的方法为样方法.在稻田中插入木条,可吸引福寿螺产卵以便集中灭除,而有效降低福寿螺种群的(种群)密度.稻田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由于稻田弃耕后土壤条件存在,并且土壤中还存在一些繁殖体,因此群落的演替类型是次生演替.
(2)①曲线中对照组看出,在6到7月份,福寿螺的卵块数最多,因此福寿螺繁殖高峰期在时段6~7(6月中旬~7月中旬).
②由于中华鳖可捕食福寿螺,因此处理组数量从6~7月急剧下降的根本原因是成年福寿螺数量下降.
(3)在使用同一种灭螺剂时,福寿螺种群对单一品牌灭螺剂的抗药性会增强,因此防治福寿螺时,不用单一品牌而常采用不同品牌的灭螺剂交替使用.与生物防止相比,灭螺防治福寿螺的缺点是:导致环境(水质)污染;增加生产成本;使生物多样性降低等.
故答案为:
(1)样方法 (种群)密度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次生演替
(2)6~7(6月中旬~7月中旬) 成年福寿螺
(3)福寿螺种群对单一品牌灭螺剂的抗药性会增强(防止福寿螺种群对单一品牌灭螺剂的抗药性增强)
导致环境(水质)污染;增加生产成本;使生物多样性降低(答2条即可,合理答案可给分)
点评 本题考查了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及种群数量变化、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等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皮肤不断散热 | |
B. |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调控机体产热 | |
C. | 骨骼肌和内脏不断产热 | |
D. |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调控机体产热和散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无机环境中的碳都以碳酸盐的形式存在 | |
B. | 生物群落中的碳以CO2的形式流动 | |
C. | 大气中的碳主要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 | |
D. | 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此图象可表示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的增长速率,P点时间对应的种群数量为$\frac{k}{2}$ | |
B. | 此图象若表示生长素类似物的促进生长的作用,则PM段代表浓度较高时抑制生长 | |
C. | 此图象若表示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则曲线中O点不应与横轴相交 | |
D. | 此图象若表示pH对酶活性的影响,则曲线中O、M两点分别表示过酸、过碱使酶失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状态1时,溶液A的浓度小于溶液B的浓度 | |
B. | 状态2时,半透膜对水分子的通透性为零 | |
C. | 状态3时,半透膜两侧浓度大小相等 | |
D. | 溶液A中的部分溶质微粒能透过半透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养料 | |
B. |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较大有利于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 |
C. | 浆细胞含有大量的高尔基体有助于蛋白质的分泌 | |
D. |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的线粒体有助于物质运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病毒可通过逆转录直接合成其遗传物质 | |
B. | 发烧患者在体温恢复正常的过程中,体内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 |
C. | 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主要依靠体液免疫将其消灭 | |
D. | 培养埃博拉病毒必须使用营养齐全的液体培养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b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 |
B. | b过程中,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 |
C. | R基因中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属于基因重组 | |
D. | 该事实说明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性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