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32P标记的是噬菌体DNA中的胸腺嘧啶 | |
B. | 噬菌体增殖所需的模板、原料、酶等都由细菌提供 | |
C. | 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和细菌分离 | |
D. | 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分布在试管的上清液中 |
分析 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解答 解:A、32P标记的是噬菌体DNA中的磷酸基团,A错误;
B、噬菌体增殖所需的模板来自噬菌体,而原料、酶等都由细菌提供,B错误;
C、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细菌分离,C正确;
D、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并随着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因此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分布在试管的沉淀物中,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由成人皮肤细跑培育成微型人脑,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 |
B. | 培育出微型人脑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过程 | |
C. | 若培育过程中出现了细胞坏死,其根本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 |
D. | 若培育过程中出现了细胞癌变,则癌变细胞内的呼吸速率减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B、C、D依次为淋巴液、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 |
B. | 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C中 | |
C. | A中的脂类物质含量相对较高 | |
D. | DNA解旋酶可以存在于B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鲜牛奶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乙 | |
B. | 乙物质水解后最多可能得到168个氨基酸 | |
C. | 乙物质水解后得到两分子葡萄糖 | |
D. | 甲是半乳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遗传物质包括蛋白质和DNA | B. |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 ||
C. | 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 D. | 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中一种元素的作用能被其他元素替代 | |
B. | 细胞中的脱氧核苷酸和脂肪都不含有氮元素 | |
C. | 血液中Ca2+过多或缺乏,都会导致动物出现病症 | |
D. | 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