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当某学生专心作答生物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  )
①H区②W区③S区④V区.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分析 大脑皮层各区受损后引起的症状如下:W区:不会书写但可以听懂别人的谈话,看懂文字,自己也会讲话.S区:不能讲话,但能发出声音.V区:不能认识词义,但是看得到.H区:听不懂别人的谈话,但能听到别人的发音,就是不懂其含义.

解答 解:专心做题时,要看题目故有视觉性语言中枢V区参与;思考后需要写下答案,需要W书写性语言中枢区的参与;所以专心作答生物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V区和W区.
故选:D.

点评 本题解题关键在于明确大脑皮层各区的名称及其功能,常考题型还有相应区域受损后会导致何种结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冀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双链DNA分子含m对碱基,其中腺嘌呤有A个。该DNA在连续复制时,对所需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第一次复制时,需要(m-A)个

B.在第二次复制时,需要2(m-A)个

C.在第n次复制时,需要2n-1(m-A)个

D.不论复制多少次,需要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等于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数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大肠杆菌、蓝藻、动物肝细胞和植物叶肉细胞等共同具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核D.叶绿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某兴趣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滴管中冒出气泡是反应产生CO2的结果
B.从试管中的水取样不能检测到有酒精产生
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释放速率下降
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图1为细胞部分结构和相关生理过程示意图,A-E为细胞内结构,①-⑨为物质运输途径;图2表示图1囊泡运输调控机制,其中物质GTP具有与ATP相似的生理功能.请据图回答:

(1)据图1,溶酶体中的多种水解酶从合成到进入溶酶体的途径是B→A→D→溶酶体(用字母和箭头表示).⑥→⑨说明溶酶体具有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的功能
(2)正常情况下,溶酶体中pH比溶酶体外低2.2,能维系此差值的原因是ATP中的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水解释放的化学能不断趋动H+(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溶酶体.
(3)由图2可知,只有当囊泡上的V-SNARE蛋白与靶膜上的相应受体(T-SNARE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结构后,囊泡与靶膜才能融合,该过程由GTP水解供能,GTP水解反应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E细胞为浆细胞,能产生抗体的细胞名称为浆细胞,T细胞产生的“某物质”指的是淋巴因子.
(2)此种免疫方式属于人体的第3道防线.
(3)该图的细胞中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是吞噬细胞.
(4)特异性免疫除了图中所示方式,还有一种方式为细胞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海南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学家警示气候变化构成的威胁“接近核武器的可怕水平”,“温室效应”将给人类带来灾难。下面有关温室效应的叙述不恰当的是( )

A.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B.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

C.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

D.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最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端粒通常由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重复序列组成.它们能防止不同染色体末端发生错误融合.细胞衰老过程中端粒逐渐变短,端粒酶能结合到端粒上,可利用自身某段RNA作模板合成端粒DNA.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从功能上看,端粒酶类似于逆转录酶
B.通过诱导癌细胞中端粒酶基因突变可控制癌症
C.无端粒酶时端粒逐渐缩短可能导致细胞分裂次数有限
D.不同染色体末端发生错误融合导致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为验证与脊髓相连并分布到后肢的坐骨神经中既有传入神经又有传出神经,研究人员利用脊蛙(剪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1:用1%的硫酸溶液刺激“脊蛙”左侧(或右侧)后肢趾部,两侧后肢都会出现屈腿反射;
实验2:剪断左大腿背面已暴露的坐骨神经,待“脊蛙”平静后,用1%的硫酸溶液刺激“脊蛙”左侧(或右侧)后肢趾部,并观察记录现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1的屈腿反射中动作电位的传导是双向的
B.实验1的结果证明坐骨神经只具有传入功能
C.实验2中后肢肌肉处于极化状态,对Na+的通透性增大
D.实验2中刺激左侧后肢趾部,右侧后肢不出现屈腿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